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诗谜之中趣味多
作者:乙常青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初一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谜  唐代诗人  趣味  港台地区  第二人称  王安石  异体字  白雪  词家  创作 
描述:历代不少有成就的诗人词家,也参与诗谜的创作,下面这首诗谜,据说是宋代王安石写的: “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雪肤。走入帐中寻不见,任他风水满江湖。”诗谜是四位诗人的名字:第一句的表面意思是佳人“假倒”,隐射唐代诗人贾岛。第二句“露出胸前白雪肤”意味着露出
宽容之
作者:崔雨风  来源:国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宽容  晏殊  政治生涯  宋仁宗  宣徽使  宰相  吕惠卿  个性  武则天 
描述:王安石去拜访临川同乡、当朝宰相晏殊。晏殊看他好久后,才说了一句:"能容于物,物亦容矣。"晏殊的这句话,让王安石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这是晏殊针对他的个性与为人的一个恳切告诫。在以后的政治生涯中,王安石因为执拗和不容人,吃尽苦头。
半山夕照:王安石与南京(下)
作者:程章灿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人  文学  性格  表现  生活  南京 
描述:老诗人王安石的心态平和了许多,但某些性格并没有完全改变,不过不是表现在生活上,而是表现在文学上。
“天下之中”与周公测影辨疑
作者:张强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下之中  周公  日中测影  洛邑  《周礼》 
描述:“天地之中”的“地中”,即“天中”在地面的映射。西周时期,洛邑地区作为“天下之中”则常被表述为“土中”或“地中”,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并非一个纯粹的自然地理学概念,而是政治地理性概指概念。
读书的苦乐之
作者:殷斌  来源: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  苦乐  散发  烈酒  苦寒  芳香  享受生活  文学家  汉代  曾巩 
描述:读书的苦乐之
灵岩寺:美之意
作者:王晓晗  来源:当代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灵岩寺  宋代文学  光转换  失落  浮萍  泰山  岩山  清静  安然  曾巩 
描述:满足。
《牡丹亭》人文主义精神的表现
作者:邵鲁琳  来源: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  人性  人性  理性  理性  超越性  超越性 
描述:《牡丹亭》是汤显祖思想和艺术水平都达到成熟时的作品,作品沉淀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功底。除了成熟的创作技巧和丰富的艺术魅力,《牡丹亭》还处处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辉,使其表现出超越时代的巨大感召力。
彩云易散:晏几道词中的怀旧心态
作者:杨海明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怀旧情绪  作品  人生  美丽  心态  贵族  表现 
描述:作为败落的贵族子弟,所能拥有的美丽人生只能是过去,他的作品中总表现出一种无法释怀的怀旧情绪——在五代词坛上,李撮、李煌以父子词人而闻名于世;而在北宋词坛上,则有晏殊、晏几道父子足追配李氏父子(毛晋《小山词序》)。不过,小晏(晏几道)和大晏
论晏几道的伤心词
作者:高峰 戴月舟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贵族  梦境  怅惘 
描述:晏几道将没落贵族公子的感伤情怀,投注到对于往事的深情追忆当中,通过悠缈的梦境描写,抒发出人生如梦的怅惘意绪。他的令词创作,意境空灵,结构顿挫,语言浅淡,从而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审美境界。
引领学生渐入“问”
作者:张静波  来源:教学与管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培养学生  问题意识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  教师  提出问题  敏捷性  南宋理学  陆九渊 
描述: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的学生每事问,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师的重要职责。南宋另一学者陆九渊则认为为学患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