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4)
学位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
按年份分组
2006
(1)
1997
(1)
1996
(1)
1995
(1)
1988
(1)
按来源分组
其它
(1)
地质学报
(1)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1)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
石油勘探与开发
(1)
相关搜索词
台北凹陷
东濮凹陷
塔里木盆地东部
油气成藏系统
首页
>
根据【检索词:罗布泊凹陷】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台北
凹陷
反转构造特征与油气关系浅析
作者:
罗权生
来源:
石油勘探与开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北
凹陷
正断层
构造特征
油气聚集
张性盆地
正反转构造
描述:
区域应力场的演变息息相关。构造反转期始于中、晓燕山运动时期,与
凹陷
内主力烃源岩(水西沟群油源岩)的排烃期匹配良好。燕山运动中、晚期始形成的二级构造带,多数具有正反转构造特征,对油气的聚集起着控制作用。
松辽盆地德惠
凹陷
局部构造成因与油气分布
作者:
云金表
刘灵芝
姜贵周
罗笃清
李玉喜
来源: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德惠
凹陷
局部构造
张性构造
构造转换带
扭性断层
油气藏
描述:
构造转换带导致的长期隆起是形成基底岩性气藏与披覆构造油气藏的有利条件,晚期扭动构造的发育是西侧断凸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扭动背斜、压性断层下盘及次级正断层控制的滑陷背斜是该区次生断层-岩性油气藏形成的主要圈闭,德惠构造是早期正向构造转换带与后期扭动背斜的叠合部位,应是油气最为富集部位。
东濮
凹陷
的拉分盆地演化及石油地质意义
作者:
林军
王燮培
来源: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拉分盆地
东濮
凹陷
重力作用
断陷湖盆
形成机制
空间分布
扭动构造
石油地质
张性构造
演化模式
描述:
盆地特征及演化模式有以下几点新的看法:
中国新疆
罗布泊
盐湖断裂构造特征、形成机制及成钾意义
作者:
刘成林
王弭力
焦鹏程
李树德
陈永志
来源:
地质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布泊
盐湖
断裂构造特征
罗布泊
凹陷
中国新疆
形成机制
凹地
张性断裂
富钾卤水
塔里木盆地东部
罗北
描述:
中国新疆
罗布泊
盐湖断裂构造特征、形成机制及成钾意义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