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绿化造林溯源
-
作者:李荣高 来源:云南农村经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绿化造林 中国 人工培育 春秋时期 植树造林 绿化美化 国家经营 《周礼》
-
描述:“民之能树艺者,置之黄金(指黄铜)一斤,置食八石。”还开始种植纪念树,“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春秋纬》)。在祭祀祖先的坟地上种纪念树,也始于周代,而且按照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把坟和树分了等级。[第一段]
-
关于精神的绿化
-
作者:叶居新 来源:群言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绿色 人类 绿化 精神 王安石 同义词 科技 尊重自然 文化氛围 沙漠
-
描述:一个物种他本身就产生于绿色的自然。然而,在世俗的文化氛围和物欲横流中,人类淡忘了故乡的绿色,不再追求绿色的神圣意义和生命
-
从“伐木大王”到“造林愚公”
-
作者:易资庆 李明华 于芳春 来源:农村新技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造林 马头山 愚公 伐木工 老人 林场 退休工人 护林 木材 砍伐
-
描述:年逾古稀的退休工人赵宝信,今年72岁。55岁那年从特繁工种岗位退休后,17年来和老伴一直在马头山林场义务造林护林。林场负责人告诉笔者,老人这么多年共造林约70公顷。握着赵宝信满是厚茧的手,环顾四周
-
谈谈古代营林和造林
-
作者:马超驿 来源:内蒙古林业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造林 林业政策 营林业 中华民族 我国古代 森林警察 周礼 齐民要术 树木 永续利用
-
描述: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就有营林、造林的传统。早在三千年前《周礼》这部书上,就有“山虞掌山林之政令”“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的记载。山虞、山衡都是古代的官职,前者是制定林业政策法令的,相当于现在的林业局长
-
按根体积对西黄松造林苗分级
-
作者:佟立君 来源:国外林业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黄松 造林 根 体积 树苗 分级
-
描述:根体积在检验苗圃苗木质量时并不太常用,但如果它和其它苗木特征如苗高、地径等这些在西黄松苗木质量检验中最一般的特征结合在一起使用,可具有一些潜力。1986年苗圃技术合作社使用目标苗木这一概念时,提出了一项实验根体积对西黄松苗木存活和生长影响的计划。谈到这里,在文献中花旗松
-
相山绿化五期工程顺利完工
-
作者:王峰 来源:安徽林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 绿化 工程施工 栽植 完工 山场 覆盖地膜 苗木成活率 树种选择 侧柏
-
描述:大土堆、覆盖地膜和修鱼鳞坑七道工序操作,结合雨季栽植容器苗,每天都有200~300人在现场施工。各施工队每天早晨6点上工,晚上7点多才收工,中午吃在山上,按期完成了栽植任务。相山绿化五期工程重点绿
-
昔日“伐木大王” 今朝“造林愚公”:访资溪县马头山林场退休
-
作者:易资庆 李明华 来源:老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溪县马头山 资溪县马头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退休工人 退休工人 造林 造林 林场 林场 林区公路 林区公路 愚公 愚公 伐木 伐木 老人 老人 山场 山场
-
描述:迎着凛冽的寒风,踏着林区公路上的冰霜,我们来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溪县马头山林场。在该场的杨树坑山场,笔者采访了年过古稀的退休工人赵宝信。老人今年72岁,55岁那年因特繁工种提前退休后,在县城置了一套住房,供儿女读中学用。后儿女考上大学外出,房子就长
-
王谦、卫恒等同志参加植树为绿化省城东西山揭开序幕
-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政报 年份:196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原市 植树 书记处 绿化 山西 中共 东西 栽树 妇联 副省长
-
描述:三月二十七日下午,省、地、市领导同志到西镇的静居馆山上参加栽树,为绿化太原市东西山揭开序幕。参加今天植树的有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处书记王谦、书记处书记、省长卫恒,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王大任、秘书长史纪言
-
国外干旱地区的造林技术
-
作者:暂无 来源:陕西林业科技 年份:197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造林 造林技术 造林成活率 防护林带 美国黄松 栽植 营造防护林 大草原 实生苗
-
描述: 一、国外干旱地区造林概况世界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约有45亿公顷,约占陆地表面三分之一,蕴藏着丰富的潜在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世界人口的增加对土地产生了强烈的压力,必然向尚未充分开发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展
-
宋代东京的绿化
-
作者:沈顺梅 来源:绿化与生活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东京 《东京梦华录》 宫城 《清明上河图》 宋徽宗 城市绿化 东京城 王安石诗 绿化美化 观赏花木
-
描述:宋代东京的绿化北宋定都开封之时,由于长期的战争破坏,水利失修,植被破坏严重,使开封周围地区风沙成灾。因此,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是宋朝廷必须考虑的问题,东京城绿化刻不容缓。于是,在东京宫城种植大量的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