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孔子对周礼的继承和革新
作者:温寒露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周礼  继承  革新 
描述:相承互用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核心价值观念.
王安石对老子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魏福明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老子哲学  继承  发展 
描述:无为的思想 ,但同时也对老子人道无为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再次 ,在辨证思维领域 ,王安石继承了老子天道运行不已的观念 ,形成了“天道尚变”的进步历史观 ;同时 ,王安石用“耦”、“对”概念
孔子继承“周礼”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作者:温寒露  来源:法制与社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继承  周礼  孔子  必然性 
描述:礼是在民俗基础上产生的用以调节和规范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人类文明长期演进的结果。在孔子思想中,礼有着重要的地位。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和那个时代的思想先知,能够对周礼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总结、继承和革新
唐代乐府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振甫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乐府  唐代  继承  新题乐府  杜甫  齐梁  缘事而发  李白  胡应麟  陈子昂 
描述:制,实始荡然。独五言短什杂出闾阎闺阁之口,句格音响,尚有汉风,若《子夜》《前溪》《欢闻》《团扇》等作,虽语极淫靡,而调存古质。至其用意之
论晏殊词对花间词风的继承和开拓
作者:谢煜  来源: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花间词  继承  开拓 
描述:情之作居多;另一方面他的创作又明显超出于花间词风,不仅在题材上有所扩大,更重要的是在表达上的超越,士大夫情怀的出现,词作中的主体介入性得到加强;他的词雅致、真切,对于之后宋代婉约词的发展是有影响的。
白居易《琵琶行》音乐描写的继承和创新
作者:刘明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居易  琵琶行  音乐描写  继承  音乐形象  唐宣宗  创新  少数民族  长恨歌  胡应麟 
描述:流传的情景——连少数民族的"胡儿"都能传唱《琵琶行》啊,可见它的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青春燃亮典雅:青春版《牡丹亭》在传统昆曲上的继承与创新
作者:黄丽珠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昆曲  昆曲  剧本  剧本  曲牌  曲牌  唱腔  唱腔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继承  继承  创新  创新  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 
描述:针对目前传统昆曲音乐低迷的现状,青春版的《牡丹亭》,可以说给处于困境中的昆曲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主要通过对青春版《牡丹亭》的音乐等诸方面因素分析,论述它在传统昆曲艺术所表现出来的继承和创新
桐庐、相山火山-侵入杂岩单颗粒U-Pb年龄
作者:陈小明 陆建军 刘昌实 赵连泽 王德滋 李惠民  来源:岩石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火山  火山  侵入杂岩  侵入杂岩  单颗粒U  单颗粒U  Pb年龄  Pb年龄  同时性  同时性  桐庐  桐庐  相山  相山 
描述:浅成岩的结晶年龄为135.4Ma,杂岩体各单元的形成时间相近,为晚侏罗世末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可见利用单颗粒U-Pb年龄能非常有效地讨论一套岩石组合是否是同时间形成的,而这正是火山-侵入杂岩研究
相山"流纹英安岩"单颗粒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作者:张万良 李子颖  来源:岩石矿物学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流纹英安岩"  "流纹英安岩"  单颗粒定年  单颗粒定年  流纹英安斑岩  流纹英安斑岩  早白垩世  早白垩世  相山地区  相山地区 
描述:于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主体岩石--碎斑熔岩的年龄,结合其产状形态特征,认为"流纹英安岩"属火山期后浅成-超浅成侵入的流纹英安斑岩.结合前人测年资料,参照上侏罗统与下白垩统的145.5 Ma界线年龄,提出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的新认识.
相山流纹英安斑岩SHRIMP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作者:何观生 戴民主 李建峰 曹寿孙 夏斌 许德如 李文铅 杨之青  来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火山杂岩  相山火山杂岩  流纹英安斑岩  流纹英安斑岩  SHRIMP  SHRIMP  U  U  Pb年龄  Pb年龄 
描述:均年龄为136.6±2.7Ma(MSWD=1.8)。结合前人报道的相山火山杂岩年龄、野外岩石组合以及对定年方法精度的对比,我们确认:相山火山杂岩中的流纹英安斑岩的形成时间应该为早白垩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