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9)
期刊文章(8)
按栏目分组
非遗保护 (28)
历史名人 (8)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4(27)
2012(1)
2011(1)
2006(2)
2004(2)
2002(1)
1996(1)
1991(1)
1989(1)
按来源分组
时事公报(9)
宁波日报(4)
中学语文教学(1)
南湖晚报(1)
戏曲研究(1)
临川晚报(1)
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1)
南方都市报(1)
中国食品(1)
宁波报(1)
三北藕丝
作者:李雨清  来源:中国食品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藕丝  三北  慈溪  传统名  永丰  芝麻  南货  丝头  省内外  成品 
描述: 三北藕丝是浙江省慈溪等地的传统名食,已有悠久历史.它素以酥、脆、甜、香,入口即化的特色而饮誉省内外.
周礼:打造西南第一
作者:付小松 刘安平  来源: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被誉为"西南第一镇"的安岳县周礼镇位于安岳、资中、东兴三县(区)交界处,清澈透明的蒙溪河水从西淌过,省道遂(宁)--筠(连)路纵贯其中.……
清宣鼎的《三十六声铎图咏》
作者:车锡伦 蒋静芬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研究  牡丹亭  翡翠园  金锁记  博物馆  扬州市  创作  昆曲  夜雨秋灯录  四十年 
描述:、《陈仲子》(《东郭记》)、《思饭》(《金锁记》)、《活捉》(《水浒记》)、《扫秦》(《精忠记》)、《下山》(《孽海记》)、《狗洞》(《燕子笺》)、《前亲》(《风筝误》)、《山门》(《虎囊弹》)、《刺汤》(《一捧雪》)、《演官》(《人兽关》)、《访鼠》(《十五贯》)、《盗牌》(《翡翠园》)、《遣义》(《鸾钗记》)、《相梁》
从人物冲突看《闺塾》的“背面铺法”
作者:雷贤平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冲突  戏剧  《闺塾》  “背面铺法”  《牡丹亭》  汤显祖  语文教学  中学 
描述:戏剧一定是少不了矛盾冲突的,《闺塾》一场戏也不例外。我们先来看一看陈最良与春香的冲突。
内分泌专家张达青和
作者:刘文峰  来源:行政与人事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内分泌专家张达青和
“倦客红尘 长记楼中泪人”——试论《小山词》对意义的追寻
作者:方晓明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词  黄庭坚  冶游  感性生命  青楼女子  晏几道词  仕途  叶嘉莹  文化遗产  及时行乐 
描述:思考的问题。晏几道是晏殊的幼子,出身显赫。“平生潜心六艺,玩思百家,持论甚高”(黄庭坚《小山词序》)。有这样的身世和才学,本来满可以干一番出将入相的事业,可他只担任过颍昌许田镇
语淡意深 痴心情苦:晏几道《阮郎归·旧香残似当初》解析
作者:王慧刚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阮郎  归赏论 
描述:晏几道是北宋后期著名词人,与其父晏殊并称为"二晏"。其词风格深婉,工于言情;笔调感伤,凄婉动人。本文选取他的一首《阮郎归》来加以赏读,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晏几道书写伤感之词与其家庭出身、社会经历是分不开的,其词的风格特点可以概括为:感伤凄苦,婉曲低回,语淡情深。
文化内生制度与经济发展的文化解释——鸡毛换、义乌兵与板凳龙
作者:白小虎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  鸡毛换  鸡毛换  义乌  义乌 
描述:习俗文化及其两个边缘文化现象———“义乌兵”和“板凳龙”,说明朴素的商业习俗文化能引导个体的行为演变成有组织的群体行为,进而会形成推动制度创新和经济进步的新兴商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