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0)
报纸
(4)
图书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
按年份分组
2014
(4)
2013
(1)
2010
(1)
2009
(3)
2008
(1)
2007
(2)
2002
(1)
2000
(1)
1995
(1)
按来源分组
平顶山日报
(1)
财会月刊
(1)
财会月刊:理论版
(1)
理财周刊月末版
(1)
金融时报
(1)
财经论丛
(1)
经济研究信息
(1)
上海计量测试
(1)
科技与企业
(1)
北京大学出版社
(1)
相关搜索词
财政政策
外贸政策
基础设施建设
国税总局
王安石
梁
城市化政策
国家财政
首页
>
根据【检索词:积极的财政政策】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扩大内需不应是“权宜之计”
财政政策
更加有效
作者:
池玉波
来源:
科技与企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扩大内需
国际金融危机
国内经济
经济停滞
货币政策
外贸政策
描述: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世界实体经济停滞(衰退)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社会各界已初步达成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共识。最近一段时期,政府也做出了积极反应,货币政策、外贸政策和
财政政策
等都做出了一定的调整。
公共技术基础建设应是当前积极
财政政策
的重要切入点
作者:
潘涵舜
来源:
上海计量测试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投资
公共技术基础建设
财政政策
描述:
公共技术基础建设应是当前积极
财政政策
的重要切入点
财政政策
核心应是“结构性减税”
作者:
暂无
来源:
经济研究信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结构性减税
财政政策
国家烟草专卖局
财政压力
税务稽查
国税总局
税务总局
财政增收
描述:
一段时间以来,政府的财政压力己较明显。为缓解压力,国税总局税务稽查查补收入任务有所增加,从年初的力争达到800亿元,已经提高至1000亿元。近日又有媒体披露,财政增收任务已经不只是税务总局一家的事,“财政部和审计署也各自领了1000亿的任务,国家烟草专卖局的任务是700亿。”
财政政策
在中国历代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者:
叶振鹏
黄文模
隆武华
来源:
财经论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财政改革
“重农抑商”
专卖政策
富商大贾
桑弘羊
财政信用
中国历代
王安石
抑兼并
描述:
财政政策
在中国历代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叶振鹏,黄文模,隆武华中国古代社会,上下五千年,改革史不绝书,改革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走向进步、繁荣的强大动力。其中比较重大的改革运动有:春秋末年齐国的管仲改革、战国
减税应是积极
财政政策
重头戏
作者:
张学庆
来源:
理财周刊月末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博士表示。 “4万亿”是个故事 高培勇称,积极
财政政策
作为主攻手,不仅要较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还会实行结构性减税。这样财政收入负向增长和财政支出的逆势上扬就会同步发生。 具体操作
王安石变法及其理财思想
作者:
杨智杰
来源:
财会月刊:理论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宁新法
财政政策
理财思想
描述:
本文通过对王安石变法的时代背景、政策措施的阐释,归纳了其理财思想,肯定了其历史成就,并且对变法失败的历史教训进行了总结。
王安石变法及其理财思想
作者:
杨智杰
来源:
财会月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宁新法
财政政策
理财思想
描述:
本文通过对王安石变法的时代背景、政策措施的阐释,归纳了其理财思想,肯定了其历史成就,并且对变法失败的历史教训进行了总结。
北宋时期
财政政策
的地方差异和王安石新法
作者:
金荣济
来源:
宋史研究论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实施以后开始,中央政府也开始正式地针对这个地区扩大税收。这体现出宋代中央集权的不完全,或是另有其他的意图。换
西部大开发应是一种新的发展观 “'99中国西部发展论坛”
作者:
张健
来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西部大开发
立法
产业政策
金融政策
财政政策
人才
城市化政策
描述:
西部大开发应是一种新的发展观 “'99中国西部发展论坛”
治天之下财者莫如法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财政政策
富国强兵
社会保障
中国历史
财政收入
国家财政
青苗法
改革
宋神宗
描述:
集中体现,他在嘉祐四年所写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提及的“顾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以衰坏”,实际上就在指明,因为国不富兵不强而导致了许多严重后果,提出了富国强兵的主张。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