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与“仪”
-
作者:吴倩倩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仪” “礼” 中华民族 先秦时期 礼仪 周礼
-
描述:,象用祭器豆中食物祭祀神祖之形。“礼”的本义是祭神。《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徐锴注笺:“礼之言履,谓履而行之也。礼之名,起于事神。”后来“礼”引申为规范社会秩序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
-
周代祭社问题试探
-
作者:张鹤泉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代 社会生活 社神 诸侯 国家控制 保护神 村社 郑玄注 社会活动 周礼
-
描述:密切。首先,周代凡与国土、地域相关的社会活动,都要秉告社神。周天子分封诸侯要先
-
周礼“禴”祭刍议
-
作者:赵燕姣 来源:长治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禴”祭 稷 返本归朴
-
描述:文章对周人的一种祭祀神灵的礼制“禴”的产生原因、根源及文化意义作了探讨。
-
洞庭湖是傩祭的源头
-
作者:胡健国 来源:艺海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洞庭湖 源头 傩祭 《周礼》 公元前 周武王 周王朝 统治
-
描述: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灭殷建周。为了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制定了《周官经》,也就是后人称为的《周礼》。其夏官中有一个方相氏:
-
李之仪与苏轼
-
作者:任连巨 来源:春秋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之仪 苏轼 枢密院 王安石变法 情感生活 中进士 长江 北宋 黄庭坚 原州
-
描述:李之仪,字端叔,无棣人。生于1038年,少时即赴异地求学、交友。1074年考中进士。他仪表堂堂,文才横溢,胸有韬略,但在官场却屡屡失意,不得重用。李之仪既善诗词,又能属文,更善工尺,识图存画,抚琴唱
-
“心仪”应是“心有所仪”
-
作者:孟佶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民晚报 英格兰 角色 新闻标题 维纳 玫瑰 电影 报刊 释义 范式
-
描述:中四朵玫瑰最令我心仪。(《新民晚报》1999年1月18日第20版) ④谁能给我些机会,让我在荧屏上再塑造几个心仪的角色?!(《报刊文摘》1999年1月8日摘登文章) ⑤“天涯何处无芳草”,男孩极有可能去心仪别的“芳草”……(《新民晚报》1998年6月 23日第27版) ⑥维纳布尔斯心知肚明,英格兰足总
-
释?——战国楚卜筮祭祷简中的沉祭
-
作者:于成龙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国 楚简《周礼》沉祭 商甲骨卜辞
-
描述:在战国天星观一号楚墓出土的竹简文中,有一■字,它涉及中国古代祭祷中的沉祭,可与商甲骨卜辞以及周礼中有关记载相互印证。
-
《礼记·月令》傩仪考
-
作者:杨孟衡 来源:中华艺术论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记 周礼 中华艺术 祭祀 西周 四时 历史文化背景 注疏 周代 礼乐
-
描述:傩仪,征诸文献早而全者,首推《礼记·月令》篇。《后汉书·鲁恭传》:《月令》,周世所造,而所据皆夏之时也。《隋书·牛弘传》:今《明
-
李之仪交游略考
-
作者:温纬 来源: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之仪 苏轼 郭祥正 当涂 王安石 学术意义 居士 交往 宦海沉浮 乌台诗案
-
描述:泛,据粗略统计,仅仅在其文集中提及的人物就有一
-
江西临川傩祭活动中的叠罗汉
-
作者:陈鸿 王葵 来源:体育文化导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临川市 傩祭活动 叠罗汉 民俗文化 罗汉灯 民族精神 技巧运动
-
描述:倘若文人被魁星朱笔点到,他年一定榜上有名,魁星因而成为临川文化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