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0)
报纸(19)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8)
地方风物 (2)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4(17)
2013(6)
2010(7)
2007(2)
2006(1)
2003(4)
2002(1)
2001(2)
1993(3)
1990(1)
按来源分组
云南日报(2)
中国审计(2)
山东人大工作(1)
老年生活报(1)
学术界(1)
经济晚报(1)
成功(教育版)(1)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乡镇企业导报(1)
山东审计(1)
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 努力开创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工作新局面──
作者:暂无 来源:山东审计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审计工作  审计风险  防范  队伍建设 
描述: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 努力开创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工作新局面──
突破现有体制是成功改革的共同点
作者:许小年  来源:乡镇企业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革  体制  西汉末年  王安石  光绪帝  邓小平 
描述:中国的历史上经历过多次的改革。西汉末年王莽的改革、北宋王安石的改革、清末光绪帝的改革,我认为这三次改革是失败了。成功的改革就是商鞅的改革和邓小平的改革。
中国古典戏曲中的两朵奇葩:谈《西厢记》与《牡丹亭》的结构
作者:董玉琦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体制  体制  情节结构  情节结构 
描述:本文从两个方面探讨《西厢记》和《牡丹亭》的情节结构问题:一、从戏剧体制上:着重谈了《西厢记》对元杂剧的两个突破。二、从情节结构上:比较了《西厢记》和《牡丹亭》的特点。
浅谈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
作者:崔永东  来源:成功(教育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体制  改革  变法措施  失败 
描述: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改革,或者缓和了阶级矛盾;或者发展了生产力.作为北宋时期的王安石变法独具匠心、针砭时弊、理念超前,匡扶济困、一直为中外史学家称道.可是,这次改革成效不敢恭维,王安石本人也背上了扰民和聚敛的恶名,50年后,“靖康之耻”北宋政亡人息.
社会保障审计系列专题研讨(一) 积极探索社会保障审计的新
作者:王娜  来源:中国审计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保障审计  社会保障资金  社会保障预算  社会保障制度  新路径  审计工作  审计署  社会保障体系  效益审计  积极探索 
描述:的新思路及如何开创社会保障审计工作的新局面。
提高老年人福利应是老龄工作的重点
作者:暂无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年人  福利  老龄工作  社会保障 
描述:人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同时量力、适度参与劳动,提高农村老年人晚年福利应该是今后农村老龄工作的重点。
劳动和社会保障应是当前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英俊  来源:山东人大工作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  劳动保障工作  人大监督工作  社会和谐稳定  国家权力机关  科学发展观  人大常委会  就业再就业 
描述:,强化监督,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使劳动保障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当前,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形势不容观。首先,在就业方面,我国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
论北宋的体制之争
作者:胡安全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士大夫  宋朝  北宋中期  忧患意识  汉唐  文明体制  北方游牧民族  危机 
描述:一、汉唐帝国的危机与宋人的忧患意识纵观宋朝历史,我们可以感觉到从君臣到一般士大夫的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根源于汉唐帝国的全面危机。这些危机主要有三点:一是贵族分立势力的猖獗;二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强盛;三是汉文化的衰落。它们使宋朝君臣士大夫产生了烦燥、忧虑、恐惧甚至没落的情绪。
积极探索社会保障审计的新路径——访审计署社会保障审计司司长
作者:王娜  来源:中国审计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审计工作  社会保障审计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描述:积极探索社会保障审计的新路径——访审计署社会保障审计司司长
简说“文先定体”
作者:刘荣林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作教师  王安石  体制  写作规律  欧阳修  体裁  醉翁亭记  评论文章  精工  学文 
描述:宋朝倪思认为:“文章以体制为先,精工次之”,写作假如失其体制,“虽浮声切响,抽黄对白,极其精工,不堪谓之文矣。”刘勰讲:“夫才童学文,宜正体制。”他们的阐释强调了按体制写作的意义,而按体制写作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