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知人
作者:王安石  来源:文苑(经典美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人  郑注  王安石  两面派  表面现象  王莽  赏析  治道  尘埃  看法 
描述:贪人廉,淫人洁,佞人直,非终然也,规有济焉尔。王莽拜侯,让印不受,假僭皇命,得玺而喜,以廉济贪者也。晋王广求为冢嗣,管弦遏密,尘埃被之,陪扆未几,而声色丧
说王安石《知人
作者:吴小如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莽  孟尝君  郑注  杨广  周公  知人  两面派  小品文  北宋 
描述:王安石的一篇杰出小品代表作。两面派人物给人以假象古来就有,本不足奇。白居易诗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也已提到王莽,却是从正反两面说的,小人固然可以利用假象欺世,而君子也往往容易被误解。王安石这篇小文所举的王莽、杨广和晚唐的郑注,都是善于伪装的两面派人物。作者分别举出他们作伪的
试释王安石《知人
作者:蒋介夫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  历史人物  王莽  作品  资治通鉴  知人  郑注  不同角度  两面派 
描述:装纯
欧阳修以诗论诗
作者:张福勋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诗论  论诗  韩愈  学术界  政治家  石介  “意”  “根” 
描述:欧阳修的诗论开一代风气,他的论诗诗也应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他论诗诗中诗须触及时事、干预现实,重“意”养“根”,穷而后工,自出胸臆,黜落怪僻、平易疏畅等主张,有助于我们把握宋人的诗学观念,弄清宋诗特点的形成。
知人论诗——古诗词阅读赏析法(二)
作者:刘继鹏  来源:校园文苑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人论诗  思想情感  赏析  王安石  阅读  李清照  辛弃疾  古诗词  唐代边塞诗  爱国诗人 
描述:知人论诗——古诗词阅读赏析法(二)
社鼠、马厩之喻与“知人则哲”
作者:暂无 来源:新作文(高考在线)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人  社鼠  马厩  齐桓公  管仲  君子  泥灰  晏子  论述  王安石 
描述:一次,齐桓公问管仲:“治国最担心什么?”管仲答:“最担心社鼠。”社,即古之土地庙。管仲认为,土地庙系木质支柱,泥灰涂面,又是神灵之所。这儿住上老鼠,不除它要破坏;若要除它,用火熏怕毁木头,用水灌怕毁泥灰;左右为难,最为棘手。后来,晏子向齐景公
阅读“三知”:知人、知世、知体裁
作者:雷源轼  来源:初中生·二年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人  阅读  体裁  陆九渊  文章 
描述:怎样才能深刻地领会一篇文章?宋代学者陆九渊提出了一个阅读法则:知人、知世、知体式(体裁)。[第一段]
论元遗山的《论诗三十首》
作者:何林天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元遗山  金代  赵翼  论诗  士大夫  长安  江西  教化  并州 
描述:之可歌可泣者,少陵十数联外,绝无嗣响,遗山则往往有之。”遗山诗是有自己的创作纲领的。《论诗三十首》这一
结构严谨 意趣隽永——读王安石的《知人
作者:柳天慧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结构严谨  王安石  表面现象  知人  河北丰宁  小品文  生动性  两面派  中学  典型事例 
描述:结构严谨 意趣隽永——读王安石的《知人
文怀沙先生论诗
作者:暂无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怀沙  《宋诗选注》  形象思维方法  新体诗  正变说  王安石  朱自清  阶级斗争  钱锺书 
描述:文怀沙先生论诗……要知道形象思维不能狭隘理解,裂帛般的音响也寓有形象。毛泽东1965年7月21日写给陈毅的信中说:“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古典绝不能要。”……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