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
学位论文(2)
报纸(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1(1)
2010(2)
2009(1)
2007(2)
2004(1)
1999(1)
1997(1)
1996(1)
1980(1)
1974(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
天津社会科学(1)
企业导报(1)
法治快报(1)
求是学刊(1)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1)
自然辩证法研究(1)
阳明学刊(1)
法制日报(1)
北大史学(1)
中国古代的数值主义
作者:佐竹靖彦  来源:北大史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献  周礼  数值  主义  象征性  货殖列传  中国古代社会  史记  社会力量  数理 
描述:《周易》、《周礼》、《商君书》、《史记》等中国古代文献中以整齐的数列形式记载着各种数值,它们以一定的现实为基础,并形成了象征某种价值的观念。其中有些数字,不论出自游说家,还是儒家、法家,都反映了他们对客观地掌握或认识天下或国家内部存在的各种社会力量的希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向统一方向发展的动向。
阳明子的冥契主义
作者:陈复  来源:阳明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阳明  经验  知行合一  宇宙本体  陆九渊  致良知  心学  龙场悟道  神秘主义  理性主义 
描述:秘经验的理性态度;并详论龙场悟道的细节,厘清阳明先生冥契本体的经历,与不同阶段的主张,尤其指出学者因为忽视冥契主义,因此对阳明先生主张的"知行合一"有误解。本文引各种证据指出:阳明先生直至五十岁后才
八大论式:古希腊怀疑主义对原因论的批判
作者:崔延强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怀疑主义  原因论  伊壁鸠鲁  论式  独断论者  怀疑派  皮浪主义  神的观念  因果论  牛津大学出版社 
描述:八大论式:古希腊怀疑主义对原因论的批判崔延强【编者按】在当前这样一个学术自由、思想解放的时代,各种学说都可以登台亮相,为自己开辟生存空间,但是与此同时理性怀疑和理性批判精神显得不足,甚至我们常常丧失
汤显祖·临川四梦·怀疑主义
作者:李伟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怀疑主义  怀疑主义 
描述:汤显祖是一个典型的怀疑主义思想家、戏剧家。他的人生阅历与哲学思想都曲折地反映在"临川四梦"中。本文从怀疑的内容、怀疑的条件、怀疑的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汤显祖怀疑主义思想的形成与表现,并认为从怀疑主义
批判陆王学派的豪昧主义
作者:张锡勤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王心学  陆王学派  王守仁  圣人  尊德性  陆九渊  无知无欲  道问学  “致良知”  信仰主义 
描述:批判陆王学派的豪昧主义
舒化鲁:主体主义经济学——经济学的一场新革命
作者:陈宁  来源:企业导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济学  主体主义  系统理论  经济活动  活动服务  中心地位  客体  财富  新创  主体性 
描述:主体主义经济学这种新创的系统理论不是以财富为中心,而是以人为中心。它强调人既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又是经济活动服务的客体,财富只不过是这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个中介和手段。主体主义经济学赋予中心地位的人
晚明纵欲主义社会思潮的历史反思
作者:成淑君 张献忠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社会思潮  纵欲主义  袁宏道  封建伦理道德  传统道德  《金瓶梅》  李贽  道德价值规范  汤显祖  冯梦龙 
描述:情,极力讴歌世俗生活的享乐。二是主张摆脱一切束缚,“率性而行”,以自我心理的愉悦和满足为最高生活准则。这些思想的提出,无疑对封建传统道德价值规范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而其更为深远的意义则在于,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广泛地关注自身的情感欲望、心理体验等,个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探索自我并积极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展示自我存在的最佳方式。这比历史上以往任何一种思潮都更贴近生活,更具有生命的活力。总之,晚明社会思潮以其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在封建道德礼教束缚压抑下缺少个体生命自觉的历史长河里,如漫漫长夜里跃动的一团火花,闪烁着耀眼的光亮,因而日益受到学者关注,甚至有人把它与西方文艺复兴相提并论。对待任何一种社会现象,我们都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给予公正客观地剖析,以使它在历史的发展坐标中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同样对晚明社会思潮也需有...
早期儒家与人类中心主义环境哲学的对话
作者:庄庆信  来源:哲学与文化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类中心主义  环境哲学  早期儒家  环境伦理  伦理原则    天人合德  价值陶成 
描述:素养与西方的人 类中心主义环境哲学或多或少均有共同因素。但其中两者的差距正是彼此学习,一起 成长的机会。为国人而言仍以儒家的环境哲学(如,仁、天人合德等)比较合适,但儒 家思想有其限度,需要学习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