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品德教育,应是一段体验之旅
作者:郭小红  来源:教育观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品德教育  体验  创设情境 
描述:传统品德教育给人以说教的印象,现在的品德教育更接近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从生活入手,在体验中帮助学生学习。这中间就包括选择合适的体验素材以及创设恰当的体验情境。
作业应是学生的幸福体验
作者:凌岚  来源: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业设计  培养学生  课堂教学  重要环节  教师  教学质量  体验  教学体系  教学过程  课外活动 
描述:作业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也应当顺应课改要求,展现出全新的形态。孩子们的成长不应以单调枯燥低效的作
王英:用生命延续着生命
作者:彭雪征 莫鹏 吴正友  来源:健康大视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  第二炮兵总医院  科主任  手术室  女博士  乳腺癌 
描述:到病人,角色的互换让王英对生命和自己从事的事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生命之绿
作者:廖江涛  来源:优秀作文选评(初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  保护绿色  王安石  每个人  心灵  认识历程  层层递进  苦吟  升华  作者 
描述:生命之绿
留份寂寞给生命
作者:熊春茂  来源:金色年华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  寂寞  乾隆皇帝  《史记》  金山寺  司马迁  传说 
描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绿色,生命的旋律
作者:史荣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旋律  生命  “绿”  第十册  王安石  名句 
描述:诗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余韵还未散尽,春光已来染绿我们的双脚。翻开第十册第1课,课题中一个“绿”字已让人满眼春色。正如王安石的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一样,这个“绿”字又有何词能够替换?只此一字,便能激起读者的兴趣。
心生戏 神游物 身临境——我演《拾画叫画》的几点体验
作者:张富光  来源:艺海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神游  体验  柳梦梅  牡丹亭  杜丽娘  艺术境界  封建时代  表演  真实可信  观众 
描述:心生戏 神游物 身临境——我演《拾画叫画》的几点体验
王谦 把生命融入行动
作者:高艳  来源:考试(自考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残疾人  成人高考  广播学校  湖北省  生命  行动  处女作  环游  身体残疾  乒乓球 
描述:王谦其人:1983年通过自学参加成人高考;1986年毕业于湖北省广播学校;2000年单人自费驾车走遍全国,获得“残疾人驾轿车环游中国之最”的世界基尼斯纪录;2003年完成处女作《圆梦》
生命清供
作者:朱良志 陈洪绶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洪绶  周亮工  陈老莲  生命  作品  人生  高古  博物馆  生平  孔尚任 
描述:所谓大觉金灿,就是光辉灿烂的觉者。在周亮工看来,陈洪绶远不能以一个画家来看他,也不是一个干练的世海中人,他是大觉,他觉悟了别人所不能觉者,或所未觉者。
《牡丹亭》与当代戏剧的舞台生命
作者:苏涵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导演  国际舞  上海昆剧团  演出  舞台  《牡丹亭》  戏剧  当代  生命  先锋 
描述:20世纪末,上海昆剧团演出的“整体”《牡丹亭》,旅美中国导演陈士曾执导的全体《牡丹亭》,美国先锋导演彼得·塞勒斯执导的三合一《牡丹亭》,在国际舞台上各逞风采,曾经搅起一场意义特殊的《牡丹亭》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