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李纪周受贿 玩忽职守公诉案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李纪周受贿 玩忽职守公诉案
中国古代刑法中的不为论要
作者:水寿  来源: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正当防卫  中国古代刑法  紧急避险  防卫过当  《唐律》  防卫行为  《春秋公羊传》  《周礼》  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  排除违法性行为 
描述:中国古代刑法中的不为论要水寿在近现代各国刑法规定和刑法理论上,一般都有关于某些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不被视为犯罪,当然也不必承担刑事责任的规定和理论。但在具体名称上,各国则不尽相同,既使同一国家
不是过失伤害罪 应是过失爆炸
作者:喻光后  来源:消防月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过失伤害罪  电雷管  爆炸  承包地  失爆  引爆装置  制作原理  海山  玻璃瓶  合作社 
描述:农民张海山与同合作社的村民马军,在他们相邻的承包地里劳动时,商量好治啃红薯种的“土狗子”(野兽)的方法后,第二天下午,马军从家里拿出电雷管、玻璃瓶去张海山家,请张海山教他制作电雷管引爆装置。张一边制作,一边讲解制作原理,待引爆装置制作好
“不自证其”应是刑诉法起点
作者:暂无 来源:法治与社会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证其  刑诉法  《华西都市报》  法律制度  根本大法  与时俱进  滞后性  上位法 
描述:李晓亮在《华西都市报》撰文说,任何制度都有滞后性.都带有“阶段性”印迹。法律制度当然也难以例外.哪怕是作为基准的上位法。乃至一国之根本大法。都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修订完善,以契合时代最新需求。
石城演戏何在?——《田汉传》第五章选载
作者:董健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活》  国民党  南京  戏剧艺术  抗日救国  戏剧活动  鲁迅  国防文学  左翼戏剧  南国社 
描述:一、“卢卡斯之剑” 田汉在南京蹲了四个月的大牢之后,便由徐悲鸿、宗白华、张道藩三人出面保释出狱了。但派有专人监视,不准离开南京,尤其不准到共产党地下组织活动颇多的上海,这等于软禁。
单位应是抗税的主体——建议修改《刑法》第211条
作者:刘新林 李强  来源: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单位  抗税主体  暴力  威胁 
描述:刑法否定单位在抗税上的主体资格,导致刑法对单位抗税行为难以适用。否定单位在抗税上的主体资格,是出于恪守“单位不会实施暴力、威胁行为”的刑法理论。但是,刑法在走私罪、强迫交易等上并未坚持这一刑法
挪用资金“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截止时间应是被害单位发现时
作者:杨春发  来源:法制博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挪用资金  三个月未还  个人使用 
描述:定罪和量刑。本文将对该问题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
从国渊、王安礼验字破案看古代的投匿名书告人、诬告罪、诽谤
作者:王应瑄  来源:法学评论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礼  三国志  我国古代  诽谤者  东汉末  诽谤罪  文书  姓名  魏书  统治集团 
描述:破案,合并予以介绍。其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