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应是孩子的“心理医生”
-
作者:冯秀琴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心理教育 心理问题 子女 父母
-
描述:怎样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观察谈话调查分析怎样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平等对话营造氛围
-
不要让孩子畏惧父母
-
作者:孙云晓 来源:少年儿童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孩子 父母 《三字经》 传统观念 中国古代 王应麟 父亲
-
描述:孩子在遇到重大麻烦甚至危险的时候,能否如实告知父母或教师,是父母或教师称职与否的底线标准。
-
好父母应是一粒“沙子”
-
作者:张冬梅 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父母 沙子 教育工作者 咨询教育 家庭教育 孩子 家长
-
描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很多家长向我咨询教育孩子的问题。其中,大家关注更多也更纠结的一个问题是:在家庭教育中,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定位自己?
-
好的英语教师应是好的心理医生
-
作者:张雪琴 来源:教师博览(科研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理素质 英语教师 培养学生 英语学习 心理医生 失败 学英语 单词 英语素质 因材施教
-
描述:学好英语与其他功课一样,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少学生学了六年英语,听说简单的英语都非常困难。大纲中规定的两千多单词,按六年平均一天才一个,可往往有人就是学了初二的忘了初一学的,学了高中的忘了初中学的。
-
父母应是青春期孩子最好的朋友
-
作者:若梅 来源:少年儿童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期少年 心理指导 家庭性教育 男孩子 成年人 孩子们 青春期问题 新认识 月经初潮 青少年工作
-
描述:这些都促使她们写成文章,告诫家长:如果忽略了对孩子青春期的教育和关注,也许会带来令人难以想像的后果。
-
父母之爱应是理智之爱:读别林斯基的《新年的礼物》
-
作者:王者鹤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父母 家庭教育 教育思想家 新年 理智 礼物 根本问题 民主主义 俄国革命 应当
-
描述:父母之爱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根本问题,许多父母在这个问题上都处置失当。伟大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文学批评家、教育思想家别林斯基全面地阐述了这个问题,那就是父母之爱应当是理智之爱。别林斯基关于父母之爱
-
家,应是孩子精神的港湾:在一次家长会上的讲话
-
作者:邓赛红 来源:湖南教育(教育综合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家长会 孩子 港湾 精神 教育 老师
-
描述:各位家长,感谢你们的光临!我们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出息,然而,怎样才能让孩子有出息呢?我想,除了老师的教育外,它与我们家长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
刻骨铭心父母情
-
作者:李旺 来源:中学生.高中作文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父母 《牡丹亭》 感情真挚 人生道路 汤显祖 作者 文章
-
描述:这是家在农村的男生写给父母的一首深情的赞歌。感情真挚,是文章的第一大特色。汤显祖在《牡丹亭》中说:“白日消磨肠断句,世上唯有情难诉。”只有作者自己感动了,笔底流淌的文字才可能感动读者。父母之爱,古来
-
再谈疑案“莫须有”:“莫须有”应是“恐怕有”
-
作者:张贵民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莫须有 应是 恐怕有
-
描述:景,充分考虑语义流变,动态分析前因后果,认为“莫须有”一词的初始含义应是“恐怕有”,同时对“岳飞之死”整个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
中医体检:儿童保健新选择
-
作者:王应瞵 来源:父母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儿童保健 中医 王应麟 父母 养生 孩子
-
描述:很多父母对中医有浓厚的兴趣,中医介绍的一些食疗或按摩方法以及帮助孩子防病的养生知识很容易让大家接受。在“养生热”的如今,当听说“孩子也可以做中医体检”时,想必做父母的都很有兴趣知道个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