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30)
报纸(136)
会议论文(5)
学位论文(3)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252)
历史名人 (107)
红色文化 (7)
非遗保护 (7)
宗教集要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2(40)
2009(26)
2008(43)
2007(28)
2005(13)
2004(5)
2003(5)
2002(4)
1997(3)
1991(4)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24)
戏剧文学(9)
艺术百家(6)
戏曲艺术(5)
剧影月报(5)
文艺研究(3)
航空港(2)
咬文嚼字(2)
安徽文学(下半月)(1)
话剧(1)
应是“代表剧目
作者:王德彰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代表作  秦香莲  剧目  表演艺术  说明文  演员  晚报  化妆  家马  戏院 
描述:。”这里的“代表作”,正确表述应为“代表剧目”。
中俄合作剧目《良辰美景》
作者:暂无 来源:话剧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俄合作  美景  剧目  《牡丹亭》  爱情故事  戏剧文化  传统艺术  昆曲  第四代  大时代  杜丽娘  吴派 
描述:命脉,吴家上下对她都怀有复杂的感情和希冀。承载着恩师的毕生期盼.锦绣怀着对古老艺术的恋恋不舍.在戏中化身为渴望爱情的杜丽娘,在戏外她则是为艺术甘愿燃烧青春、爱情甚至生命的苦修者。
清代宜黄戏的剧目及舞台艺术特点
作者:曾琪 杨菁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特点  宜黄腔  戏曲  剧目  清代  脸谱  人物形象  舞台  剧种  江西省 
描述:江西素为戏曲之乡,明清以来,各种声腔剧种在江西剧坛争奇斗艳,盛极一时。首创以胡琴伴奏的二黄调已是今日许多剧种的主要曲调,其源未有定论,其中有一说认为出于江西宜黄腔①。宜黄戏是江西省地方的戏曲剧种之一,旧称宜黄班,发源于宜黄地区。宜黄戏大多依
新编剧目呼唤经典唱段
作者:潘讯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节  剧目  传统经典  唱段  梅兰芳  中国戏曲艺术  新编  戏曲观众  牡丹亭  思考与启示 
描述:在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上,全国17个剧种、三十余台大戏轮番上演,争奇斗艳,盛况空前。在喧闹退歇、曲终人散之后,戏剧节也给我们带来诸多思考与启示。纵观本届戏剧节参演剧目,不计话剧,就戏曲而论,有传统经典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入围剧目(共30台)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精品工程  舞台艺术  北京京剧院  上海昆剧团  歌舞团  剧目  《牡丹亭》  《骆驼祥子》  国家话剧院  《杜十娘》 
描述:戏曲 《贞观盛世》(上海京剧院)、《华子良》(天津京剧院)、《宰相刘罗锅》(北京京剧院)、《骆驼祥子》(江苏京剧院)、《牡丹亭》(上海昆剧团),《杜十娘》(中国戏曲学院)、《驼哥的旗》(广东深圳粤剧院)、《金子》(重庆川剧院)、《贬官记》(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钟馗》(河北省河北梆
契合人物 薪火传承:学习昆曲花脸剧目的心得
作者:唐荣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剧目  白先勇  学习  折子戏  行当  表演  老师  牡丹亭  人物性格 
描述:距我1994年与昆曲艺术结缘学习花脸表演,今已一十八载。从懵懂学艺到首登舞台,从初学技艺到渐掌规律,一路走来的日子历历在目。2010年4月始,白先勇老师推展了"苏州大学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为青春版《牡丹亭》的主演们分行当设立了首次个人专场,我也有幸忝列其中,并在传承计划的收官"净行"
思维峡谷上空几丝微云:北昆近年剧目漫议
作者:华臻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昆  剧目  《琵琶记》  微云  《夕鹤》  人物性格  峡谷  莎士比亚戏剧  《牡丹亭》  思维 
描述:思维峡谷上空几丝微云———北昆近年剧目漫议华臻没有特色剧目(或称“保留剧目”)的剧院团,要在改革开放近二十年的今天,象骏马在神州大地驰骋,争取一定的排名影响,只是天方夜谭。克服各种困难,全力建设特色
从传播学的角度观照《牡丹亭》的演出
作者:王省民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演出  演出  传播  传播  接受  接受 
描述:《牡丹亭》早已家喻户晓,有关的研究著作比比皆是,而从传播的角度去研究的却少见。本文运用传播学的理论来观照《牡丹亭》,重新审视《牡丹亭》演出的情况,以便更好地认识这一戏剧名著。
汤显祖的传奇折子戏在清代宫廷里的演出
作者:李玫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清代宫廷  演出  折子戏 
描述:宮廷裏演出湯顯祖的傳奇折子戲是在什麼樣的場合?四、清代宮廷裏由什麼樣的演員演出這些折子戲?五、這些折子戲與民間演出的聯系及其變化。
让更多的古典戏曲名著搬上昆剧舞台:谈昆剧剧目建设中的一个问题
作者:王海清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戏曲  上海昆剧团  《桃花扇》  《牡丹亭》  《长生殿》  《西厢记》  舞台  江苏省  昆曲  剧目 
描述:一、昆剧搬演古典戏曲名著的意义 新时期以来,幽兰飘香的昆剧舞台上,一批古典戏曲名著焕发异彩,格外引人注目,例如江苏省昆剧院的《牡丹亭》、《还魂记》,《桃花扇》,北方昆曲剧院的《西厢记》,上海昆剧团的《长生殿》、《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