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85)
期刊文章(7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1)
地方文献 (14)
宗教集要 (5)
红色文化 (2)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4(35)
2012(19)
2010(6)
2009(9)
2008(7)
2007(4)
1999(4)
1998(5)
1995(5)
1980(1)
按来源分组
皖江晚报(1)
白城日报(1)
社会科学杂志(1)
深圳商报(1)
鲁南晨刊(1)
蒲松龄研究(1)
文化交流(1)
天涯(1)
钱江晚报(1)
山西老年(1)
说“
作者:杨东鲁  来源:山西老年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土”和“  刘绍棠  小时候  外国货  文学作品  土里土气  母亲  贵州茅台  长江沿岸  洋油 
描述:谈“”,大概是个时髦的老话题。 说起“”来,我倒也有一些印象。记得小时候,爷爷、奶奶把家里日常用的东西也冠以一个“”字,仿佛非“”不成名。譬如,火柴称“洋火”,棉线讲“线”,煤油叫“洋油
中为用《牡丹亭》
作者:丁丽英  来源:天涯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演员  观众  昆剧  幕布  水池  汤显祖  柳梦梅  舞台  剧情 
描述:引入瞩目。它还原了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完整的五十五出戏,加上现代的舞台经验和戏曲创新,
“牡丹”渡英伦香
作者:杨俊才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汤显祖  牡丹亭  遂昌县  世界文化遗产  剧作家  文化交流  文化名人  代表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描述: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王渔《聊斋志异》评批述评
作者:周锡山  来源:蒲松龄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王渔  《池北偶谈》  《聊斋》  艺术成就  述评  人物形象  《牡丹亭》  《口技》 
描述:王渔《聊斋志异》评批 述评周锡山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代伟著,王渔是这部伟大作品的第一位评论家。“第一位”乃有三层意义:一、在时间上,渔是最早给以具体评论的文学家;二
唐勤
作者:祝鹏  来源: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铜陵县  《寰宇记》  地理志  县志  疆域  《太平寰宇记》  顺阳  旧唐书  新唐书  县城 
描述:林县故城。其他《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太平寰宇记》、《补梁疆域志》、《补陈疆域志》有关勤记载上的错误也随处给予订正。
苏辙在齐
作者:张传实  来源: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辙  王安石  苏轼  济南城  大明湖  欧阳修  曾巩  熙宁  社会秩序  青苗法 
描述:南任齐掌书记(知州的从官),在济南住了三年。在此期间,齐知州更换频繁,新旧交替之际,他则“摄守济南”。苏辙到齐为官时,正当连年大旱,“赤地千里”,豪强侵暴百姓,社会秩序很不安定,齐“号为难治
论苏轼的“密三曲”
作者:张忠纲 董利伟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神宗  熙宁变法  北宋前期  苏轼词  王安石变法  知州    悼亡词  中秋词  婉约词 
描述:先生《瞿髯论词绝句》论道;“猎余豪气勒燕然,月下悼亡忆弟篇。一扫风花出肝肺,密三曲月经天。”本文试以三词为例,着重论述一下它们在苏轼词创作及整个词史上的地位,希望能引起更多研究者的重视。
“扬州”实为“越
作者:刘立人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扬州  王念孙    原始先民  读书杂志  江淮流域  《禹贡》  长江中下游  《尚书·禹贡》  《周礼正义》 
描述:“扬州”实为“越”刘立人关于扬州之得名,古今聚讼纷坛。通常有三说:一说,与杨树有关。隋以前,“扬州”作“杨”。清代朴学大师高邮王念孙对此曾作详细考证,指出:“今书传中杨字皆改从手旁,唯汉魏碑
《泊船瓜》别解
作者:高林生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泊船  王安石  政治处境  金陵  依恋  季节  别解  回归    心情 
描述:对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教参》上有“其实,诗人这时已离家很近了,但离家越近心越急”的说法。言下之意,此诗是诗人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词    思妇词  艺术特色  写作手法  递进层深 
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