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7)
报纸(2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6)
地方风物 (3)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4(10)
2013(5)
2012(5)
2008(2)
2007(7)
2003(2)
1987(1)
1984(1)
1983(1)
1947(1)
按来源分组
作家文摘报(1)
江南晚报(1)
科技探索(1)
党政论坛(1)
山东档案(1)
新校园(阅读版)(1)
时事公报(1)
中国审判(1)
法学杂志(1)
纵横(1)
驰骋国际法庭的中国法官李浩培
作者:谢瑞淡  来源:纵横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法  国际私法  国际法学  当代国际法  浙江大学  法学院  联合国  外交部  东吴大学  法律顾问 
描述:2006年7月6日,是蜚声中外的当代国际法泰斗李浩培诞辰100周年。我国外交部、国际法学会、浙江大学法学院和苏州大学法学院等,都纷纷举行纪念活动,缅怀追思这位一代宗师。过去,我负笈浙大法律系时,李
岸遥生白发 波尽露青山--访著名法学家李浩培教授
作者:刘俍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际法学  国际私法  法学家  法律顾问  法学体系  研究工作  中国共产党  外交部  教授  新气象 
描述:一位这样的老学者。八月的一天,我来到北京朝阳区一幢普通的宿舍楼里,访问了这位著名的国际法专家。李浩培先生见我到来,笑着起身相迎。他已是七十八岁高龄,但仍然精神矍烁,步履稳健。据说,他过去一直坚持全天上班办公,直
国际大法官李浩培:活跃法坛六十载
作者:凌岩  来源:中国审判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法庭  国际法学  联合国  新中国  法律顾问  法官  东吴大学  法律问题  外交部  国际私法 
描述:1995年兼任联合国卢旺达问题国际法庭法官。1997年11月6日在海牙任上去世。
作者:阮小籍  来源:新校园(阅读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游园惊梦  杜丽娘  流年 
描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夏夜读闲书,当看到《牡丹亭》里杜丽娘的“游园惊梦”一折,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真个是字字惊心,如梦如幻,仿佛,一刹那间就老了。
孔子闻韶
作者:丁恩昌 丁修茂  来源:山东档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子在齐闻韶  中国音乐  《九辩》  民族音乐  世界历史进程  《九歌》  《诗经》  《周礼》  春秋时期 
描述:"孔子闻韶"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故城东南一公里处的韶院村,是当时盛齐京都歌舞乐伎排练和居住地.……
有佳、特立独行及其他
作者:赵畅  来源:党政论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特立独行  言行举止  汤显祖  世俗 
描述:读报看到一个材料,汤显祖在给老朋友岳石帆的信中写道:老兄来信说我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常为世人所怀疑、困惑、不能接受。其实,恰恰是"疑有佳"。如果所有的言行举止都为世俗叫好,又有什么意思?正因为平时
陆九渊思想与禅宗的相似
作者:刘海龙  来源:科技探索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不立门户 
描述:陆九渊与禅宗思想的类似之处,一是体现在两者对最高本原的肯定和追求,在这里最高本原指“心”。二是两者都敢于破除门户之见,从而使两者都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禅宗与心学在中国传播广泛的重要原因。
《古诗的炼字》两质疑
作者:龚学文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研究  古诗  形容词活用  动词  春风  两岸  质疑  小学  王安石  使动用法 
描述:看了廖彩烈同志《古诗的炼字》(载《小学教学研究》1987年第6期)后,觉得有些方面谈得很好,但有两愚以为不够确
雨果小说的两败笔及其他
作者:毛时安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悲惨世界  人物性格  败笔  形象塑造  王安石  艺术鉴赏  百家争鸣  主题思想  作家  孟尝君 
描述:较好的效果,得到读者的好评。下面发表的毛时安同志的《雨果小说的两败笔及其他》一文,对素享盛誉的雨果的《悲惨世界》和《九三年》中的沙威和朗德纳克形象塑造的某一方面的成败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苏轼:此心安是吾家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三年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乌台诗案  欧阳修  母亲  王安石  心安  黄州  父亲  苏辙  读书 
描述:苏轼,是那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吗?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行者吗?是那个举杯祝愿"千里共婵娟"的饮者吗?苏轼,一生频遭贬谪,历经八州,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说:此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