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9)
报纸(65)
学位论文(6)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68)
地方文献 (3)
按年份分组
2014(56)
2013(4)
2011(9)
2010(12)
2009(7)
2008(3)
2007(6)
2006(7)
2004(3)
2002(2)
按来源分组
宁波日报(1)
韶关日报(1)
奉化日报(1)
电子与电脑(1)
科技致富向导(1)
公民与法(审判版)(1)
法律与生活(1)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1)
经济研究参考(1)
北大史学(1)
中国古代的数值主义
作者:佐竹靖彦  来源:北大史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献  周礼  数值  主义  象征性  货殖列传  中国古代社会  史记  社会力量  数理 
描述:《周易》、《周礼》、《商君书》、《史记》等中国古代文献中以整齐的数列形式记载着各种数值,它们以一定的现实为基础,并形成了象征某种价值的观念。其中有些数字,不论出自游说家,还是儒家、法家,都反映了他们对客观地掌握或认识天下或国家内部存在的各种社会力量的希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向统一方向发展的动向。
城镇化不应是经济增长“工具
作者:李宇嘉  来源:经济研究参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济增长模式  城镇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工具  城市集聚  房地产泡沫  转型发展  经济社会 
描述:新型城镇化描绘了一幅实现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美好蓝图: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效率将同步提高,人口在城市集聚将带来第三产业主导发展的全新时代,经济增长模式将向消费为主的内需转变,房地产泡沫将得到全面消化。此种景象正是十五大以来我们奋力追求的目标。
科技对法律的挑战:从张达君案说起
作者:杨晓磊 邵菲  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技  法律  挑战 
描述:本文从张迭君案谈起,谈论了科技对法律的挑战等问题.
法律的存在基础应是公民的需要】
作者:王乐雷  来源:法律与生活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存在基础  当事人  行政诉讼被告  诉讼类型  焊接结构件  法律  焊接变形  体制改革  民事诉讼  混合优势 
描述:员辩称:“零件图上已经有尺寸、公差和角度了。焊接变形是必然现象,工艺应该事前有所预料,并采取夹固定型措施。”
中原法律人物之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公民与法(审判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物  法律  中原  宋神宗  政治家  文学家  哲学家 
描述: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江西临川(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宋神宗时官至宰相,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
“村官”应是政策、法律、科技的明白人
作者:赵文岐  来源: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律  科技  村官  农村建设  村干部  农民 
描述:笔者在农村采访时,和村干部接触的机会比较多,交谈中往往涉及到一些与农民关系比较密切的政策、法律和科技方面的问题,出乎意料的是,有些村干部对此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一无所知。笔者在感叹之余常常想:“村官
香港科技园运用科利登的工具完善其诊断和特征分析能力
作者:暂无 来源:电子与电脑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特征分析  科技园  分析能力  诊断  香港  Systems  工具  有限公司  CMOS  工程验证 
描述:科利登系统有限公司(Credence Systems Corporation,纳斯达克代码:CMOS)宣布:香港科技园(HKSTP)在其已有的一系列科利登诊断、工程验证、特征分析及测试仪系统的基础,增加了激光调试和先进的发射显微镜,进一步完善其特征分析产品系列。[第一段]
道德和法律:古典戏剧的现代解读
作者:陈国祥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解读  古典戏剧  高中语文第四册  《西厢记》  《牡丹亭》  法律  道德  才子佳人 
描述:情于自己的一场幽梦,却又复生于自己看似虚无缥缈的一生执著。
李浩:与法律不期而遇的缘分
作者:蒋安杰  来源:法制资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老师  老师  研究生  研究生  中国法学  中国法学  批判精神  批判精神  法律  法律  学生  学生  政法学院  政法学院  调解  调解  兴趣  兴趣 
描述:人物名片李浩,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第一届、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民事证据法。代表作有《民事证明责任研究》、《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研究》等。
论商鞅变法中的法律普及:兼谈睡虎地秦墓主人身份
作者:刘树林  来源: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鞅变法  《商君书》  运动员  王安石新法  裁判员  法律  王安石变法  中国历史  秦墓  《秦简》 
描述:在中国古代变法史上,商鞅变法堪称最彻底、最成功之典范,为后世变法改革者提供了卓绝之先例。商鞅变法成功的奥秘何在?当时的各项律令为何能被各级官吏准确而有效地执行?商鞅是如何解决立法与执法之间的衔接问题的?其中有哪些可资今人借鉴的历史经验?1975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