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竟要长大
作者:李浩冉 陈瑾玲  来源:新作文(小学456年级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  作文  竟要长大》  李浩冉 
描述:“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请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有一些人,总是等到童年的最后时光,才发现童年没有好好珍惜,才感到后悔,才痛哭流涕,悲叹。
原告应是 庭审亦不必
作者:郑明珊  来源:收藏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原告  庭审  《收藏》  连带责任  读者来信  文责自负  官司  杂志社 
描述:先生打,永和是被告,《收藏》不是被告。原告把被告的对象搞错了尚可原谅,但律师却要坚持庭审,令人不可思议。请问这位律师,有无看到《收藏》在版权页上的《郑重声明》第二条内容——“文责自负。作者侵犯
永?羡永!
作者:大丫山  来源:小作家选刊.作文考王(中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永》  北宋诗人  王安石  散文家  文章  学习 
描述:北宋诗人、散文家王安石有一篇文章叫《伤永》,大意是说天资聪颖的神童永因为没有学习,结果长大后沦为一个庸人。
永? 羡永!
作者:大丫山  来源:小作家选刊(作文考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学生  神童  北宋  父亲  文章  故事  学习方法  天资  初一 
描述:北宋诗人、散文家王安石有一篇文章叫《伤永》,大意是说天资聪颖的神童永因为没有学习,结果长大后沦为一个庸人。在一次课上,我把永的故事讲给初一的学生听,之后让他们彼此交流和讨论,并各自
《伤永》浅析
作者:陈登亿  来源: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临川  书具  “之”  特权阶级  改官  公元  荆国  邑人  中小地主 
描述:观上也使人民得到一些好处。新法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等特权阶级的利益,他们坚决反对新法,排挤打击王安石。王安石最后被迫辞职,于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死在南京。
给“永之父”提个醒
作者:程建平  来源:价格与市场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先进人物  王安石  跳高运动员  未成年人保护法  “一切向钱看”  “加压”  七十二变  恋爱结婚  学习新知识  生财之道 
描述:给“永之父”提个醒相传,宋朝金溪地方出了个神童名叫永,五岁就能做诗,“文理可观,邑人奇之”,有人甚至出钱求他写诗。他的父亲以为这是生财之道,成天让他作诗卖钱,拉他到处卖弄才能,因而失之深造,昔时
孔子与臧文
作者:王少君  来源: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臧文  周礼 
描述:《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孔子数称臧文、柳下惠”。从孔子对二人的评价中,不难看出孔子对柳下惠是持赞赏态度的,对于臧文,孔子更多的是批评指责,主要是由于二人的某些政见有分歧,因此孔子对臧文的批评
永年谱
作者:徐强  来源:语文新圃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金溪  北宋  神童  作家  江西  宗族  天才  父亲  金银 
描述: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方永1岁。方永,江西抚州金溪人。金溪三面环山,盛产金银,一溪绕城,其色如金,故名“金溪”。
吹毛求疵《伤永》
作者:赵东明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永》  “神童”  后天教育  王安石  寓理  文章  议论 
描述:王安石的《伤永》一文寓理于事,先扬后抑,对比鲜明。永5岁即"指物作诗立就",到十二三岁时作诗即"不能称前时之
永的落差
作者:涂家富 刘辉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永》  王安石  宋代  语文教学  中学  人物评价 
描述:《伤永》是宋代王安石所著的借事说理的文章。旨在以方永为例,阐述后天教育在人成长中的重要性。方永幼年天资过人,后来“受于人者不至”,最终“泯然众人矣”。方永所经历的变化,给人们留下了遗憾和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