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
报纸(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0)
地方文献 (4)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5)
2013(2)
2012(1)
2011(3)
2010(3)
2007(2)
2006(1)
2002(3)
1996(1)
1983(1)
按来源分组
侨报(3)
文物(1)
枣庄学院学报(1)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1)
盐城晚报(1)
剧影月报(1)
武汉晨报(1)
中国民族(1)
朔方(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曾致尧、妻、子考略——曾巩及其主要亲属行实考略
作者:汤江浩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致尧       
描述:本文为《曾巩及其主要亲属行实考略》系列论文之一。主要对曾致尧之母、妻生平及子女等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本文认为曾致尧之母相传有周氏、陈氏二人 ,其实只是一人。曾致尧之妻有黄氏、李氏说 ,本文对其身分、封号 ,以及子女人数等存有分歧与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具体辨析。
初为人
作者:王虹  来源:朔方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母亲会  感觉力  超越时空  无理取闹  “母亲”  语气  黄鹤  衣服  风筝  家庭 
描述:大腹便便步履难艰时,盼望着早日瓜熟蒂落。等到真正做了母亲,却并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起初,面对着一个吃、喝、拉、撒只一个“哭”字
大明山,龙文化的发源地
作者:谢寿球  来源:中国民族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明山  文化  发源地  《太平寰宇记》  社神  壮语  祖宗 
描述:大明山的壮语名字叫“岜是”,最早记载大明山的汉族古籍《太平寰宇记》把它音译为“博邪山”。“岜”在壮语中是山的意思,“是”也写作“社”,是社神或祖宗神的意思,“岜是”直译就是社神山或祖宗神山。
我演中日版《牡丹亭》中的杜
作者:朱惠英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我演中日版《牡丹亭》中的杜
女性的隐忍:解析《牡丹亭》中的杜形象
作者:李珊珊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甄氏  甄氏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一文最出彩的地方就是塑造了杜丽娘这一女性形象,她的母亲甄氏在文章中虽笔墨甚少,但是为突出杜丽娘形象、剧情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她所具有的宽容、忍让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是令人敬佩的.
读者·作者·编者:丘俭应是三国魏人
作者:王仿生  来源:文物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读者·作者·编者:丘俭应是三国魏人
黄堂宫谌信仰群体考察
作者:李冬妮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堂宫  信仰  世俗化  心灵慰藉 
描述:相对彻底的世俗化有关,也是当地民众追求心灵慰藉的方式之一。
黄堂宫谌信仰与周边农村社会
作者:邹付水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堂宫  许逊    上层精英  下层民众 
描述:的地位和角色及其互动关系。
汤显祖的“孝”“慈”理念——读《牡丹亭·遇
作者:崔洛民  来源: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描述:杜丽娘在追求爱情自由和个性意志的同时 ,对父母怀有自然、深挚的感情 ;父母对女儿也有强烈的慈爱。汤显祖通过杜丽娘强调了个性自由与孝顺的统一 ,这就是作品追求的“曲意”
饮水思源 母校如:刘绍棠与北京市第二中学
作者:李震  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北京市  中学生  母校  饮水  代表作家  荷花淀派  博物馆 
描述:叫“北平市立第二中学”的二中进行了它在旧中国最后一次招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