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死不渝的奇幻爱情:用格雷马斯行动元模式分析《牡丹亭》
-
作者:冯程程 来源: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行为者 行为者 杜丽娘 杜丽娘 深层结构 深层结构
-
描述:通过使用格雷马斯的行动元理论分析《牡丹亭》,我们总结出故事情节的发展模式,可以从中看出各个矛盾势力之间的冲突,以及各个势力背后具有的深层内涵。通过对人物行动元的归类,文章的脉络更加清晰可见
-
胡应麟诗论中的“格”范畴
-
作者:王明辉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格 体格 格调 胡应麟
-
描述:“格”是胡应麟《诗薮》中运用得最多的范畴之一,被广泛地运用到诗歌发展、诗体变化、创作规律、艺术境界、学习门径等诸多方面。“格”及其相应理论是贯穿胡应麟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诗学体系得以建构的基石
-
应是雷云飞
-
作者:陈友群 来源:渡口史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应是雷云飞
-
雷人语录
-
作者:洛里 来源:时代青年(哲思)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升级 白马 大学 读书 说明 小灵通 小偷 奥特曼 高考录取 王安石
-
描述:1.拆东墙补西墙之升级版:拆别人的墙补自己的墙。2.白马啊,你死哪里去了?是不是你把王子弄丢了不敢来见我啊!3.如果你容不下我,说明不是你心胸太狭
-
王阳明“格”竹子的故事
-
作者:暂无 来源:教学与研究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竹子 朱熹 格物 中国哲学史 学术思想 故事 陆王学派 程朱学派 陆九渊
-
描述:大学”一書,有主張对古本进行“改編”的(朱熹),有反对“改編”、主張采用古本的(王阳明),引起剧烈爭論,其中怎样理解“大学”上所说的“格物”的問題,又成为爭論中的焦点。这是一个在哲学上有重大原則性的爭論,并不是簡單的文字训詁方面的爭論。直到清朝,这个爭論也沒有完全終止。
-
文格与人格
-
作者:何满子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格 自我人格 风格即人 王安石 道德人格 周作人 政治人格 道德水平 文学 对象化
-
描述:文与人的关系是一个老掉牙的问题,但却是一个牵涉文化全境域的问题,单单为了知人论世,也得永远谈下去。布封一槌定音下的结论:风格即人。这是公例。要从个案赏辨人与文的一致却并不很简单,对象化在文格中的人格是
-
关于作家创作雷同化的问题(二则)
-
作者:陈学璞 廖宗麟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雷同化 作家创作 《雪》 合欢 汉儒 汉阳 莹莹 刘绍棠 维纳斯 人物描写
-
描述:儒与陶莹莹的分手,其原因都因女方是叛国犯。而且,她们都是在叛国途中被逮捕入狱的,只是地点不同而已,一个在界河中,一个在航机上。
-
“格物”即是“格心”吗?:陆九渊“格物论”与“本心论”的关
-
作者:彭启福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格物 格心 本心 心学 陆九渊
-
描述:仅可能破坏作为"格物"说思想源头的《大学》中"八条目"的内在融贯性,而且在陆九渊的言论中难以找到令人信服的文本学依据。陆九渊的"格物论"应该置于一种"为学之道内外贯通"的理路上来把握:"发明本心
-
昆曲腔格汇释
-
作者:顾聆森 来源:戏曲艺术(北京)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腔格 昆曲 曲牌体 唱腔 表演艺术 长生殿 昆剧 牡丹亭 唱法 工尺谱
-
描述:依腔(腔格)行字”的过程。
-
王昭君纪念馆木雕格扇门
-
作者:白文明 来源:美术大观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昭君 纪念馆 昭君出塞 呼和浩特市 王安石 木雕 和亲 历史上 呼韩邪 匈奴
-
描述:君出塞褒贬不一。宋代大文学家王安石在《明妃曲》一诗中有“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前两句对昭君出塞给予了肯定;后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