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86)
期刊文章(38)
学位论文(1)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5)
地方文献 (18)
非遗保护 (6)
地方风物 (4)
红色文化 (1)
宗教集要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34)
2013(8)
2011(9)
2010(12)
2009(9)
2000(2)
1998(2)
1991(2)
1989(1)
1981(1)
按来源分组
侨报(3)
苏州日报(2)
济南日报(2)
其它(2)
中国史研究(2)
新三门(1)
鉴宝(1)
南方文物(1)
瞭望(1)
湖北中医杂志(1)
也说《周礼》“”与《楚辞》“些”
作者:蒋瑞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楚辞》  殷商火祭 
描述:,否认了《周礼》“”与《楚辞》“些”同义 ,否认了《楚辞·招魂》中“些”可能是“祀”之“”的说法 ,重申了《招魂》“些”只是一个语辞 ,认为在楚俗招魂中 ,“些”声音的运用比它本身的词义重要
”“些”考辨
作者:刘付靖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尧典》  “些”字  《管子》  《招魂》  《山海经》  昊天上帝  《说文解字》  楚方言  《韩诗外传》 
描述:一、《周礼》以“实”释“”“燎”在《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有以下一段话:“以祀祀昊天上帝,以实祀日月星辰,以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沈祭山林川泽。”①上文中
苓汤的应用
作者:黄光惠  来源:湖北中医杂志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苓汤  小柴胡汤证  五苓散证  危亦林  诊断  下利  变形性  渗出性中耳炎  应用  综述 
描述:为五苓散证时,必须留心查明还兼有小柴胡汤之证。浅四宗伯则认为,在诊断小散汤证后,应确有烦渴、下利的症状。葛叶晋报道14例伴有膝痛、膝浮肿的变形性膝
新官上任先“拾
作者:孙英兰  来源:瞭望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法  事情  从实际出发  听取意见  深入调查  了解情况  现在还  要点  黄鹤  光热 
描述: 不久前,由国家科委组织召开的“全国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会议”,是建国以来专题研究和部署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第一次。它将为推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进程发挥重要作用。
桑城址的调查
作者:庄云新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浔阳  故址  宗谱  周瑜  汉初  四址  豫章郡  马头山  德化县 
描述:桑县,汉初始置,相传其城址在今九江县马回岭公社马头大队荆林街附近。汉至南梁名未更、治亦不徙,隋开皇间方并入浔阳县,唐武德至贞观间又在原治复置楚城县,先后历八百余年。根据掌握的线索,从五月四日至九日
全系列多缸发动机亮相山东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发动机  山东  产品推介会  工程机械生产  企业负责人  青州市  公司  经销 
描述:全系列多缸发动机日前在山东青州地区完美亮相。这是全联合山东青州东虹公司在山东青州举办的产品推介会,这也是全2011年系列产品全国推介的重要一站,青州市辖的工程机械生产企业负责人、经销商代表
五代窑瓷应是天蓝色
作者:暂无 来源:鉴宝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五代窑瓷应是天蓝色
快乐抢答行时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生优秀作文(初中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心雕龙  二十年  汤显祖  樊川文集  命名方法  司马光  白石道人  郦道元  北宋  资治通鉴 
描述:的—项是()。A.《贾长沙集》《王子安集》《嘉佑集》《王右丞集》《孟襄阳集》B.《樊川文集》《刘梦得集》《王临川集》《白石道人诗集》《易安集》C.《欧阳文忠集》《周元公集》《范
也谈国学课堂
作者:赵福楼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由此可见,“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20世纪初,西风东渐时期,与西学(即西方文化、经济、科学、政治、思想等总称)相对,提出“国学”,侧重在两者的差异性,以文化和思想为主要比较方面.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在文化发育中已经形成被广泛认可的价值体系,当西方文化思想潮流来袭时,势必引发与本土文化的冲突.国学,这个时候自然成为一批本土意识非常强烈的文化人树立起来的旗帜.
板凳龙舞小学课堂
作者:袁应  来源:当代党员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龙鳞图案的布,就成了孩子们手中挥舞的龙。三个孩子舞动一条小板凳龙,在孩子们的配合下,24条板凳龙变化着不同的队形,舞出了少年中国龙的蓬勃生机。 现场的观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在人群中,掌声拍得特别响的是澄江镇小学教科室主任赖志刚,正是他把澄江镇北泉村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凳龙引进了校园。 偷师学艺 2003年,澄江镇小学发动全校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研究课题。 “做什么课题呢?”看到其他老师纷纷上报课题,作为学校艺体组教师的赖志刚坐不住了。 正当艺体组的老师们发愁时,赖志刚突然想到妻子老家北泉村常见的板凳龙:“现在,这种民间艺术快要失传了。如果在体育课上教孩子们舞板凳龙,不仅丰富了体育课教学内容,还可以培养传承人。”经过一番讨论后,赖志刚决定把课题定为《板凳龙在学校活动中的开发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