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立善于天下”:王安石伦理思想探析
作者:刘文波 刘浩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伦理  伦理 
描述:是,到了宋代,特别是王安石变法时期,这种情形有所改变,即王安石试图以某种制度/法度来改变政治陋习和社会固有伦理观念,以其特有的政治治理观念重新诠释了与伦理的关系,并付诸实践。
“礼”“”并举——李觏治国方略再探
作者:陈大勇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治国方略  治国方略         
描述:治国方略是李觏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社会规范又是治国方略中的核心内容。在李觏的治国方略中 ,“礼”“”是两个基本范畴 ,而李觏关于“礼”“”的理论与现代社会综合治理中的软规范和硬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
故事
作者:张法和  来源:少年天地(初中)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间文学  故事  苏东坡  增损  徐霞客  王安石  流传  巧用  大学士 
描述:,又叫拆字。是从的音、形、义三方面,进行离合、增损、推衍、附会的一种修辞方式。在古书记载和民间文学中,流传着不少有趣的故事。
故事摭拾
作者:张法和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间文学  王安石  修辞方式  故事  苏东坡  增损  徐霞客  北宋  流传 
描述:,又叫拆字。是对从音、形、义三方面,进行离合、增损分析,或看到别的有一方面跟它相合、相连,随即借用或推衍上去的一种修辞方式。在古书记载中,在民间文学中,都流传着不少有趣的故事。《齐东野语
洞山禅(续)
作者:企愚  来源:广东佛教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宗  曹洞宗 
描述:洞山禅(续)
论杜牧诗的及其文化意蕴
作者:陈永宏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意蕴  杜牧    意象  诗论  人生价值  胡应麟  古代诗人  刘熙载  诗歌 
描述:,在我国古代诗人和诗论家都很重视,但又一直没有人作过真切、细致的辨析,是与章法、句法鼎足而三的很重要的诗学概念。仅以诗论家为例,宋之罗大经、明之胡应麟、清之刘熙载等几位大家都曾强调过。
从雇役王安石变法受挫原因
作者:郭学勤  来源: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雇役  差役  王安石变法 
描述:和推行中的失策是王安石变法受挫的重要原因之一。
《珠玉词》的名对和《小山词》的婉
作者:朱槿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小山词》    晏殊  元献  浅情  亭台  夕阳  《南乡子》  江南 
描述:晏殊的《珠玉词》中有一篇叫《浣溪沙》的名词。全文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李觏的礼法观
作者:朱人求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一本于礼  一本于礼  一致于  一致于 
描述:于农"、"刑罚世轻世重"等法律思想。李觏的"一本于礼"、"一致于"和"礼法互等"观把我国礼法合流的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
人生何处不可休
作者:羽清雪  来源:发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人生  目的地  风雨  黄州  王安石  游览  历史悠久  放下   
描述: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曾写过这么一桩事:当年他寓居喜佑寺时去游览松风亭,一路行来疲乏不堪,望望目的地还远远地在前面,他感到累得要命,心想,什么时候才到啊?忽而一转念,想道: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