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9)
报纸(4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4)
地方文献 (3)
才乡教育 (1)
红色文化 (1)
宗教集要 (1)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29)
2013(2)
2011(9)
2003(3)
1998(1)
1996(2)
1995(3)
1992(1)
1987(1)
1982(1)
按来源分组
张家口晚报(3)
福建文学(1)
文化娱乐(1)
梧州日报(1)
广安日报(1)
艺术评论(1)
京江晚报(1)
饭店现代化(1)
学习月刊(1)
中国食品(1)
五月枇杷正满林
作者:金效其  来源:中国食品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枇杷  白沙  软条  批把叶  莆田  《本草纲目》  我国南方  栽培  润五脏  《周礼·地官》 
描述: 枇杷,又叫“卢桔”,据传是因为其时似琵琶,才得了枇杷之名。枇杷原产我国南方各省,栽培广泛,良种甚多,如浙江塘栖的“软条白沙”,福建莆田的“大种”。江苏洞庭的白沙枇杷更是枇杷中的上品。
枇杷的联想
作者:张永芳 方爱华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枇杷  琵琶行  长时间  游牧民族  暮鼓晨钟  古乐器  白居易  晏几道  名字  思维 
描述:清脆,如山泉滴水的纯净,如暮鼓晨钟的空明。琵琶又称"枇把",原是游牧民族骑在马上弹
医食俱佳话——枇杷
作者:白水  来源:饭店现代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枇杷  漫性支气管炎  桂圆肉  急慢性支气管炎  批把叶  “大红袍”  《周礼》  樱桃  中成药  冰糖 
描述:枇杷,原产我国,是江南特有的水果。在《周礼》中就有枇杷的记载,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枇杷分布于江南各省,以江苏、浙江、福建为主要产地。如今江北的河南、陕西、甘肃等地亦有少量栽培。
十年“昆”
作者:王安葵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牡丹亭  非物质遗产  文化环境  演出  五六十年代  传统文化 
描述:2001年5月18日,中国申报的昆曲艺术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委员会评审全票通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后统一改称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至今已是十年,十年来,中国政府和昆曲界做了大量工作,人们
汤显祖与玉茗
作者:伍成列  来源:文化娱乐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与玉茗
乌石山香
作者:张煊  来源:福建文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阳冰  萨都刺  李纲  朱熹  曾巩  乌石山  蔡襄  榕树  摩崖石刻  赵汝愚 
描述:清泠台位于道山亭与先薯亭之间的山坳处。这一带山表怪石骈列,它们或匍匐如卧,或兀然峭立,有的牵扯交错,有的刀砍斧削般截然对立。古人有诗曰;绝巇分青霭,高台
古人爱趣谈
作者:群言  来源:决策咨询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人  山虞  山林  《周礼》  种桑  森林法  峰板  官职  树林  公元前 
描述:丈量、护林等事务。并规定:“不种者,无椁”(不
成桥”奇观
作者:吴道南  来源:绿化与生活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榕树  顺德市  云南西双版纳  桥墩  自然形成  广东省  不定根  吴道南  支柱根  着红色 
描述:成桥”奇观古往今来,桥为人造,唯独在广东省的顺德市境内的桂州镇有一座自然形成的“生桥”。笔者早闻广东省顺德境内有一座“生桥”,是中外罕见的一大奇桥。百闻不如一见,有机会来到顺德市参加一个会议
“坟”说源
作者:黄景春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松柏  白杨  墓葬  礼记  孔子  死者  原始时代  灵魂  标志  周礼 
描述:我国的坟是松柏、白杨等,它们在远古的原始时代是墓葬的唯一标志。墓葬起源于对灵魂的信仰。人死之后,魂魄分离,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礼记·郊特性》)人死后灵魂在天上活动,生人对死者就不敢怠慢
、栗里、“社”及周人之南下
作者:王少华  来源:江苏绿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栗里    种子植物  长荡湖  《周礼》  周人  安史之乱  刘长卿  《吴越春秋》 
描述:,而外地人却为佳品。传说,女娲氏之后有帝栗陆,已姓,亦即蛮夷人。说明,人们认识它的历史已十分悠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