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试论汤显祖的戏剧观
-
作者:邹自振 来源:福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 梦 戏 汤显祖 戏剧观
-
描述:汤显祖戏剧美学思想之核心,是属于与理学相对立的“情”的范畴。汤显祖特别强调“情”的作用,认为创作者是“为情作使”,强调“神情合至”,描绘理想境界。他宣称他的“临川四梦”都是“因情成梦,因梦成戏
-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 --试论汤显祖的戏剧观
-
作者:邹自振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 梦 戏 汤显祖 戏剧观
-
描述:汤显祖戏剧美学思想之核心,是属于与理学相对立的"情"的范畴.汤显祖特别强调"情"的作用,认为创作者是"为情作使",强调"神情合至",描绘理想境界.他宣称他的"临川四梦"都是"因情成梦,因梦成戏
-
江西广昌孟戏祭祀本质论:以甘竹曾村孟戏为例
-
作者:陈利利 来源:大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孟戏 广昌孟戏 祭祀 祭祀 本质 本质 曾村 曾村
-
描述:广昌孟戏于每年新春酬神祭祖演出一次,数百年未中断,并成为当地一种有特色的民俗活动.由于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古老祭祀性质,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即以广昌甘竹曾村孟戏为例,在先前学者研究
-
孟戏
-
作者:吴若峰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盐腔 演员们 孟姜 客家族群 弋阳腔 长城 手抄本 广昌 剧本 汤显祖
-
描述:一出家喻户晓的孟姜女哭长城,在同一乡村的二姓客家族群中,作为家族祭祀戏,承袭传唱500余年,分化成两出悲喜剧,一个是传奇戏《长城记》,另一个是《孟姜女送寒衣》。遗失多年的古南戏剧本,几近绝迹的四大
-
广昌“孟戏”的考察与研究
-
作者:李启福 李上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形态 传说故事 田野调查 历史渊源 艺术特点 孟姜女 高腔
-
描述:孟戏指专演孟姜女传说故事的戏曲,它作为成熟的一种戏曲形态,又名盱河戏,形成于明朝,距今五百余年。其唱腔以高腔、并吸取四大声腔之首海盐为主,特点鲜明、音乐古朴;具有元代古南戏曲音韵。笔者曾对江西广昌甘
-
江西广昌孟戏探析
-
作者:毛礼镁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姜女 广昌县 江西 戏曲研究 长城 南戏 海盐腔 探析 演出 弋阳腔
-
描述:广昌县甘竹镇赤溪曾村和大路背刘村,仅有盱江一水之隔,两地相近。从明代开始,甘竹镇曾、刘二村先后演出两种孟姜女故事的戏曲,俗称孟戏。其中赤溪曾村演《孟姜女送寒衣》;大路背刘村演《长城记》。两种孟戏
-
数字化技术在“广昌孟戏”保护中的运用
-
作者:王东 程渊 罗建平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孟戏” “广昌孟戏” 数字化保护 数字化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文化遗产保护范围的扩大,我们发现传统的技术保护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存在着许多缺陷。本文以江西客住县广昌县的“孟戏”为例,提出了将先进的数字技术运用于文化遗产保护之中
-
广昌孟戏开台至今五百年
-
作者:吴若峰 来源:旅游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祭祀方式 祭祀方式 戏曲文物 戏曲文物 戏剧研究 戏剧研究 孟姜女 孟姜女
-
描述:一出家喻户晓的孟姜女哭长城故事,在偏僻的山村农家族群中,以戏曲版本,家族祭祀方式,沿承传唱了五百余年。这出发现于江西广昌甘竹镇的族传祭祀戏《孟姜女送寒衣》,被国内戏剧研究家称之为活的戏曲文物。每到
-
广昌孟戏民歌时调的原生态特质
-
作者:陈利利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孟戏 广昌孟戏 民歌时调 民歌时调 原生态特质 原生态特质
-
描述:以广昌孟戏为例,着重分析明清戏曲中遗存的民歌时调元素问题,重点对明万历年以后流行的【驻云飞】、【山坡羊】、【锁南枝】、【傍妆台】、【寄生草】以及清与近代的小曲【夫妻观灯】等6支民歌时调的曲牌音乐体系
-
广昌“孟戏”高腔曲牌的声腔特点
-
作者:高赟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戏 声腔 曲牌 特点
-
描述:广昌"孟戏"约起源于明初,至今已传承演出了五百余年。经专家考证,其唱腔是明代四大声腔之首的海盐腔遗响。因此,本文从"孟戏"曲牌的声腔为例进行分析,主要论述高腔曲牌在"孟戏"声腔中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