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0)
期刊文章(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6)
地方风物 (2)
地方文献 (2)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12)
2013(1)
2011(10)
2010(2)
2009(1)
2006(1)
1989(1)
1988(1)
1986(1)
1965(1)
按来源分组
都市时报(1)
文学报(1)
魅力中国(1)
晚报文萃(1)
才智(才情斋版)(1)
湖州日报(1)
古典文学知识(1)
国外林业(1)
博览群书(1)
建材与装饰(1)
金山寺车站施工中减震爆破设计和施工及安全对策
作者:程坤  来源:建材与装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隧道  车站    减震  爆破  设计  施工  安全 
描述:在隧道车站施工中,爆破设计与施工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具有直接的影响,必须严格控制设计参数,并且采取有效的施工和安全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本文主要阐述了金山寺车站施工中减震爆破设计
谈诗注的“脚跟”
作者:刘世南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脚跟  王安石  出处  李白  阎若璩  常建  诗选  读者  意见  学问 
描述:几条呢?我不喜欢脚跟,这样失去了诗的味道。”永翔先生不同意仲联先生的意见,并直率地指出:“恐仲联先生非不为,乃不能耳。”我和永翔先生一样,对钟书先生注诗那样脚跟,也是十分喜爱的;但我更同意仲联
欧洲赤松吸收臭氧对蒸腾、净光合和呼吸作用的响影
作者:LenaSkarby ErikTroeng CurtAkeBostróm 张钢  来源:国外林业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呼吸作用  臭氧吸收  欧洲赤松  净光合作用  臭氧浓度  美国西部黄松  针叶树  臭氧处理  蒸腾作用  二氧化碳浓度 
描述:作物和树木在暴露于低浓或
一动万随 明断续:再谈《艺概》一书的写作特点
作者:袁津琥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熙载  写作特点  潜气内转  再谈  条目  王安石  写作方式  论述  书法  左传 
描述:晚清学者刘熙载所撰写的文艺理论批评名著《艺概》久已脍炙人口,凡研治中国古典文学者类能知之。但是该书在写作中存在的一些特点,则向不为人措意。笔者曩撰有《镶金嵌玉碎锦成文——浅谈〈艺概〉一书的写作特点》一文(《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1期),对该
晏殊“墙角”的宋祁
作者:张淼  来源:才智(才情斋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 
描述:一个没有原则和意志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和罗盘的船。
晏殊墙脚的宋祁
作者:张振旭  来源:晚报文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宋祁  师生关系  上下级关系  墙脚  两人关系  宋仁宗  宰相  进士  职场 
描述:宋祁是北宋仁宗天圣二年的进士,也是宰相晏殊的得意门生。两人关系非比寻常,在职场上是上下级关系,私下里却是师生关系,可谓情深谊浓。有一次,宋祁不请自来,晏殊忙设宴款待,又派人寻来能歌善舞的歌伎助兴。烛光摇曳,美酒飘香,歌女舞
牡丹亭中有风月,警惕风月消磨:观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有感
作者:杨鹏辉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2]。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全剧一共五十五折,其中多出折子《游园》、《拾画》、《玩真》等等成为经典被各个剧种搬上舞台,成为传统保留剧目。
风月消磨,春去春又来——有感于汪世瑜的《拾画、叫画》
作者:张允和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柳梦梅  舞台  汤显祖  观众  女同学  牡丹亭  二十年  大学生  斑白 
描述:怎样的。
明“绿”固可重 “望”不可轻——王安石的《泊船瓜州》新解
作者:舒安娜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瓜州  泊船  保守派  江东  含而不露  江南  新解  小诗  深婉 
描述:字长期被人忽视、冷落了,它便是隐含于诗中的、不为人所见、只为人可体会的“望”字。在此诗中,“绿”字是外在的,显而易见的,而“望”字则是内在的、含而不露的。“绿”有它的修辞巧妙、意境清新的点睛作用,“望”也自有它的加强感情、情韵深婉的的价值。结合王安石写作此诗的
专捡购物纸条信息 百货店进啥都好销
作者:杜生梅  来源:现代营销(经营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百货店  信息  购物  《红楼梦》  《牡丹亭》  林黛玉   
描述:这是一个太深的问题,足可以让经营者研悟一生,这里,我们仅略谈一二,抛砖引玉……《红楼梦》中,有一段林黛玉欣赏《牡丹亭》的描述:一日黛玉走到梨香院墙外,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听了,十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