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殊《木兰花》赏析
-
作者:严树聚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思 晏殊 无情 白描手法 人生 赏析
-
描述: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这是一篇写离情、相思的词。全篇采用白描手法,婉转缠绵,感叹人生中
-
论王安石“任理而无情”的辩证法
-
作者:李之鉴 来源:黄淮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辩证法 宇宙观
-
描述:学术界谓王安石哲学宇宙观是形而上学的,多是起自对《老子注》中“元气之不动”的“不动”的误解所致。实际上,王安石的事物“阴阳配贼”的内因论、“耦中有耦”的矛盾论的辩证法思想一直贯穿其宇宙观的始终。“任理而无倩”是王安石对事物辩证法的客观性的自觉认可。
-
制度不应是无情的
-
作者:卞文志 来源:中外企业文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滞留时间 宿舍管理员 员工 农民工 媒体报道 妻子 骨折 流产 企业管理制度 冲突
-
描述:据媒体报道,2012年7月初,农民工李方学到妻子打工的工厂探望。因李方学在妻子宿舍滞留时间较长,违反了厂里"异性在宿舍滞留时间不得超过一小时"的规定,宿舍管理员就怀疑夫妻二人在宿舍里干了"那种事"。双方在交涉时发生冲突,导致李方学手臂、鼻梁骨折,其妻李美姗在劝架时撞到墙上,怀孕3个月的她不幸流产。这
-
制度不应是无情的等
-
作者:卞文志 来源:中外企业文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这件事发生后,员工们强烈要求厂方开除打人者,并取消那条不合理的规定。 当前,如何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如何创造企业内部和谐积极的情感氛围,已成为众多企业面对的重要课题。
-
理无情有说汤翁
-
作者:叶长海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情与理
-
描述:时表示了戏曲创作超越时空的巨大力量与极大自由。
-
并非“任理而无情”:王安石墓碑文浅析
-
作者:张程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墓碑文 墓碑文 感情真挚 感情真挚
-
描述:王安石在创作墓碑文时力求从理性的角度对人物作出分析和介绍,然而,并非“任理而无情”。在他的墓碑文作品中,有对亲人的沉郁哀思之情,对不遇之士的怜悯惋惜之情,对知己的悲恻痛悼之情。这些文章让我们
-
任是无情也动人——胡适与无锡才女徐芳的如烟往事
-
作者:尤岩 来源:江苏地方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才女 无锡 胡适 民国时期 林徽音 科学家 徐建寅 徐芳
-
描述:与林徽音一样,声名湮没已久的徐芳,也是民国时期以才貌双全闻名的才女。徐芳生于1912年,是晚清著名科学家徐寿的曾孙女,徐建寅的孙女。胡适和徐家的渊源始于上世纪20年代。徐芳的姑父赵颂南(诒诗)曾任国民政府驻巴黎总领事。
-
有情则生,无情则死:从《牡丹亭》的改编试论“情至观”对唐涤
-
作者:区文凤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杜丽娘 柳梦梅 改编 情至 爱情 人性 明代 泰州学派
-
描述:唐涤生改编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为粤剧《牡丹亭惊梦》,是他一生创作的里程碑;因为自《牡丹亭惊梦》之后,他大部分的剧作都是以改编古典戏曲为主。而先前他为芳艳芬的新艳阳剧团编撰的《六月雪》(改编自明代叶宪祖、袁于令的《金锁记》),和为白雪
-
无情不似多情苦——略谈晏殊《浣溪沙》中的伤感情绪
-
作者:高波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浣溪沙 情绪 归来 情感氛围 心境 天气 小曲 花园 欣赏
-
描述:头,却见一去年旧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