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61)
报纸(243)
图书(16)
学位论文(16)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96)
地方文献 (32)
红色文化 (3)
才乡教育 (2)
地方风物 (2)
宗教集要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154)
2013(28)
2011(47)
2010(45)
2003(12)
2002(10)
1999(15)
1996(13)
1992(4)
1983(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7)
抚州师专学报(9)
青年时报(7)
江西社会科学(5)
古典文学知识(5)
系统科学学报(1)
连环画报(1)
新财富(1)
鸡西大学学报(1)
中国质量报(1)
诗词改字
作者: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绝句  正用  诗词  钟山  用字  春风  大夫  王安石  月事  初日 
描述:曰"在",曰"带",曰"要",至"用"字始定。予闻于钱伸仲大夫如此。今豫章所
浅议曾巩对欧阳修文学观念的接受
作者:郭思彤  来源: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欧阳修     
描述:曾巩是欧阳修最为得意的弟子,他无论在仕途上还是学上都受到了欧阳修的提携。欧阳修在""与"道"两方面对曾巩产生了深远影响,曾巩一方面继承了欧阳修的学术思想,一方面对""、"道"这类传统命题
传统业务仍应是券商的主流商业模式
作者:胡志斌 何铭宇   来源:新财富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业务  券商  主流商业模式  并购业务  经纪费用模式  中国 
描述:传统业务仍应是券商的主流商业模式
王安石清心治本
作者:聚生  吕奉林绘  来源:连环画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清心治本
李觏文化观的平民情结
作者:朱人求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文化  文化          平民情结  平民情结 
描述:在中国文化史上 ,李觏是第一个自觉地以“”指称“文化”的思想家。他的文化观是以礼论为核心 ,以平民价值为取向 ,以康国济民为目的的儒家淑世主义文化观。李觏以其对礼文化的系统建构和平民关切在中国儒学
“破碎的系统观”已不是系统观:与吴彤教授商榷
作者:苗东升  来源:系统科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统观  普遍主义  破碎的系统观 
描述:笔者不赞同吴彤教授提倡的"破碎的系统观",本文试图通过讨论普遍性与特殊性、整体性与局域性、系统与非系统的辩证关系,来说明真正的系统观一定不是破碎的,系统观一旦破碎,那就不再是系统观了。
王安石的儒学人物评价及其道统观
作者:李祥俊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儒学  道统 
描述:王安石一生的学术宗旨是要建立新经学、新儒学来统一全社会的思想。王安石把圣王之道作为儒学的真精神,把经书传习作为儒学的存在形式,把儒学创始人孔子看作是古代圣王之道的继述者,赞扬后世能够振兴儒学的豪杰之士,并自觉地以道统传承为己任,表现出掩迹孔孟、自作圣人的人生抱负。
过程系统观应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论
作者:谢良敏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唯物辩证法  过程系统  基本方法  具体内容  认识事物  运动发展  科学研究  物质世界  客观事物  表现形式 
描述:具体内容,它应属于唯物辩证法的体系,并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之辨
作者:汪秋明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花山  山名  梦溪笔谈  辨认出  王安石  安徽省  碑文  古诗文 
描述:”“”之辨安徽省宁国中学汪秋明(游褒掸山记)(高语一册)有这样一句话:“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也犹可识曰‘花山’。”(教参)翻译说:“有块石碑倒在路旁,碑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了,只是从碑
浅谈“为
作者:张朝霞  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之美  道德修养  社会作用  柳宗元  王安石  真感情  刘熙载  表现力  艺术特征  现实主义精神 
描述:浅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