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改字
-
作者:文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绝句 正用 诗词 钟山 用字 春风 大夫 王安石 月事 初日
-
描述:曰"在",曰"带",曰"要",至"用"字始定。予闻于钱伸仲大夫如此。今豫章所
-
谈宋代的“文以致用”观与应用文写作
-
作者:贺临远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以致用 应用文体 欧阳修 王安石 社会作用 文学性 文章观 应用性 致用观 政治生活
-
描述:才形成了将文章与“百事”相联系的文以致用观。
-
浅议曾巩对欧阳修文学观念的接受
-
作者:郭思彤 来源: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欧阳修 道 文
-
描述:曾巩是欧阳修最为得意的弟子,他无论在仕途上还是文学上都受到了欧阳修的提携。欧阳修在"文"与"道"两方面对曾巩产生了深远影响,曾巩一方面继承了欧阳修的学术思想,一方面对"文"、"道"这类传统命题
-
传统业务仍应是券商的主流商业模式
-
作者:胡志斌 何铭宇 文 来源:新财富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业务 券商 主流商业模式 并购业务 经纪费用模式 中国
-
描述:传统业务仍应是券商的主流商业模式
-
王安石清心治本
-
作者:聚生 文 吕奉林绘 来源:连环画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清心治本
-
儒家“经世”与王安石的“致用”
-
作者:刘宇 来源: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儒学 儒者 “经世致用” “道” 王安石
-
描述:儒家的“经世”基于“知我者其天乎”的强烈信念,“致用”则是一种人文主义的使命感的体现。但是在封建的官僚制度运行中,“经世致用”实际上的运作与实践经历了极为不幸的命运。本文以王安石为例,剖析其与“经世
-
致用诗拾零
-
作者:李金玉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鸟兽草木之名 用诗 王安石 木兰花 词的形式 街对面 赋诗言志 店家 联想力 古典文学
-
描述:孔子劝他的学生和儿子学诗时曾经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乎鸟兽草木之名。”“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说诗的功用很多,读诗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
-
李觏文化观的平民情结
-
作者:朱人求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文化 文化 礼 礼 文 文 平民情结 平民情结
-
描述:在中国文化史上 ,李觏是第一个自觉地以“文”指称“文化”的思想家。他的文化观是以礼论为核心 ,以平民价值为取向 ,以康国济民为目的的儒家淑世主义文化观。李觏以其对礼文化的系统建构和平民关切在中国儒学
-
阳明心学致用浅识
-
作者:刘培元 来源:贵阳金筑大学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阳明心学 思想文化渊源 理论体系 宇宙本原 心即理 陆九渊 中国传统 本体 主要内容 承孔
-
描述:阳明心学具有悠久的思想文化渊源,远承孔孟心性之理,近接陆九渊心即理之说,吸纳释、道的思想因素,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使中国传统心学别开生面。 一 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试阐释如下: 1、心是宇宙本原
-
“文”“文”之辨
-
作者:汪秋明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 褒禅山 花山 山名 梦溪笔谈 辨认出 王安石 安徽省 碑文 古诗文
-
描述:“文”“文”之辨安徽省宁国中学汪秋明(游褒掸山记)(高语一册)有这样一句话:“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也犹可识曰‘花山’。”(教参)翻译说:“有块石碑倒在路旁,碑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了,只是从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