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明道的典范之作--读王安石《澶州》二首
作者:吴河清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史诗  王安石  诗作  明道  独特  宋代  典范  史实  事件 
描述:王安石的咏史诗,向以立意高远、见解独特而著称。其咏宋代史实的诗作,《澶州》二首尤值得注意。这两首诗写作的背景,是发生在宋代历史上的一件影响深远的事件。公元1004年(北宋真宗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闰九月,
诗词改字
作者: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绝句  正用  诗词  钟山  用字  春风  大夫  王安石  月事  初日 
描述:曰"在",曰"带",曰"要",至"用"字始定。予闻于钱伸仲大夫如此。今豫章所
浅议曾巩对欧阳修文学观念的接受
作者:郭思彤  来源: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欧阳修     
描述:曾巩是欧阳修最为得意的弟子,他无论在仕途上还是学上都受到了欧阳修的提携。欧阳修在""与"道"两方面对曾巩产生了深远影响,曾巩一方面继承了欧阳修的学术思想,一方面对""、"道"这类传统命题
传统业务仍应是券商的主流商业模式
作者:胡志斌 何铭宇   来源:新财富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业务  券商  主流商业模式  并购业务  经纪费用模式  中国 
描述:传统业务仍应是券商的主流商业模式
王安石清心治本
作者:聚生  吕奉林绘  来源:连环画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清心治本
李觏文化观的平民情结
作者:朱人求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文化  文化          平民情结  平民情结 
描述:在中国文化史上 ,李觏是第一个自觉地以“”指称“文化”的思想家。他的文化观是以礼论为核心 ,以平民价值为取向 ,以康国济民为目的的儒家淑世主义文化观。李觏以其对礼文化的系统建构和平民关切在中国儒学
曾巩的经世观考论
作者:葸琼 李天保  来源: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经世观  经世观  明道  明道  道德教化  道德教化 
描述:曾巩是北宋著名的古文家.他的经世观与明道说紧密相联,重在其道德教化,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曾巩的经世观决定了他诗文题材的多样性,也影响其为官与政事.考察曾巩的经世观,对于了解作者的为人行事和文章风格
元代净明道与朱、陆之学关系略论
作者:郭武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道  理学  朱熹  陆九渊 
描述:本文就元代净明道所受朱熹、陆九渊学说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以为:朱、陆学说之所以能对元代净明道产生巨大影响,乃与其多活动于江西有着密切的关系;元代净明道的宇宙观实多吸取了朱熹之学,而其修行论则多受到了
《伤仲永》的一个讹字
作者:郑智勇  来源: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仁宗  扬州  作者  明道  行实  引文  韶州  江宁  履历 
描述:这段引文中“又七年”之“七”字,我怀疑它应是一个讹字。其所以为讹字,是作者王安石当年的行实并非如此。要证实这一点,还得从作者的“履历”说起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王安石之父“王益以殿中丞知韶州,三年,以忧去”。
”“”之辨
作者:汪秋明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花山  山名  梦溪笔谈  辨认出  王安石  安徽省  碑文  古诗文 
描述:”“”之辨安徽省宁国中学汪秋明(游褒掸山记)(高语一册)有这样一句话:“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也犹可识曰‘花山’。”(教参)翻译说:“有块石碑倒在路旁,碑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了,只是从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