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散文
作者:暂无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版社  散文  唐宋八大家  张爱玲  柳宗元  漓江  王安石  唐宋文学  欧阳修  桂林 
描述:散文精编:插图本/舒乙选编;叶武林绘.-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01.-454页;20cm.-ISBN 7-5407-2912-0:$23.00流言:自绘插图纪念版/张爱玲著.-长沙:湖南
阅读驿站
作者:暂无 来源:学生阅读世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驿站  阅读  《周礼》  古代历法  唐朝初年  中秋节  秋季 
描述:“中秋”的由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每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哪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季中第二个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目。
散文两篇
作者:胡孝华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  三角形  陆九渊  阳刚 
描述:渊立。
趣味阅读三则
作者:林克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宝塔诗  毛泽东  北宋  七言诗  聪明  宰相  阅读  趣味  分辨 
描述:一北宋宰相王安石的儿子王雩(元泽)自幼聪明过人。几岁时,有个客人将一只獐和一只鹿装在一个笼子里来问王雩:哪一只是獐?哪一只是鹿?王雩从未见过獐和鹿,分辨不清,但他却没有被这个
原创阅读套题(一)
作者:左齐海  来源:湖北招生考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乐  纳西  阅读  洞经音乐  墓志铭  李将军  丽江地区  民族文化  收集整理  王安石 
描述: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生当做纳西,死亦闻古乐。这是当代著名文学家冯牧先生聆听纳西古乐之后发出的感叹。去古城听古乐是绝大多数游客丽江之旅必不可少的
曾巩及其散文述论
作者:高克勤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散文  风格 
描述:。是为其散文创作又一丰收期,艺术上也达到纵笔自如、无意不达的地步;(五)京官生活时期。晚期他不多的创作中也体现出概括精炼、议论纵横、气势磅礴的特点。
浅议王安石的散文创作
作者:李亚静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  创作  创新 
描述:王安石作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无论治政、治学,还是为人,都以儒家的圣人之道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他密切结合自己治政的实践,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和富有创见的思想,实现了其政治上的革新与文学创作上的创新,在宋代这个大舞台上,留下了串串雄音。
论王安石散文的创作历程
作者:刘成国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散文  风格 
描述:王安石的散文创作历程可分为发韧期、成熟期和新变期三个阶段。从英宗治平年间开始,其散文创作在继续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以经术为文”这一特点开始凸现出来。
陆九渊散文理论探微
作者:雷斌慧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散文  散文理论 
描述:陆九渊的文道观一方面是实本文末,一方面是文道一体.在肯定文学抒情本质的前提下,陆九渊强调散文内容要真实、充实.陆九渊重视文学形式,表现在散文上,即是重视散文的气象,赞赏简畅自然的文风,关注炼字及作文
阅读“三知”:知人、知世、知体裁
作者:雷源轼  来源:初中生·二年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人  阅读  体裁  陆九渊  文章 
描述:怎样才能深刻地领会一篇文章?宋代学者陆九渊提出了一个阅读法则:知人、知世、知体式(体裁)。[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