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意与抽象:杨志坚油画释读意
-
作者:殷双喜 来源:中国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油画语言 杨志坚 杨志坚 20世纪90年代初 20世纪90年代初 抽象 抽象 写意 写意 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 人文观念 人文观念
-
描述: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杨志坚就开始了对油画语言纯粹性的探索和提炼。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冷宇》(1994)和《老爹》(1997).以深蓝为主调,用笔细腻平润,造型精准严谨.画面的人文景象仿佛是由历史空间中的记忆碎片连缀拼贴而成,有一种冷静广袤的超现实感。
-
对话与超越:杨志坚的东方抽象之路
-
作者:周功华 来源:美术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抽象 东方 杨志 对话 人类文明 文化人类学 文化成果 精神发展
-
描述:抽象的绘画,从发生的时间看,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源头,因此,就文化人类学的意义而言,它是人类先祖早期的智慧结晶与文化成果。然而,绘画的抽象,却是晚近一个世纪的事情。人们或许会惊诧于这两者之间的差别
-
写意与抽象:杨志坚油画释读
-
作者:殷双喜 来源:中国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用笔 西方油画 杨志 抽象表现 画面 抽象艺术 代表作品 中国画 写意性 俄罗斯
-
描述: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杨志坚就开始了对油画语言纯粹性的探索和提炼。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冷宇》(1994)和《老爹》(1997),以深蓝为主调,用笔细腻平润,造型精准严谨,画面的人文景象仿佛是由历史空间中的记忆碎片连缀拼
-
半山夕照:王安石与南京(下)
-
作者:程章灿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人 文学 性格 表现 生活 南京
-
描述:老诗人王安石的心态平和了许多,但某些性格并没有完全改变,不过不是表现在生活上,而是表现在文学上。
-
《牡丹亭》人文主义精神的表现
-
作者:邵鲁琳 来源: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 人性 人性 理性 理性 超越性 超越性
-
描述:《牡丹亭》是汤显祖思想和艺术水平都达到成熟时的作品,作品沉淀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功底。除了成熟的创作技巧和丰富的艺术魅力,《牡丹亭》还处处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辉,使其表现出超越时代的巨大感召力。
-
彩云易散:晏几道词中的怀旧心态
-
作者:杨海明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怀旧情绪 作品 人生 美丽 心态 贵族 表现
-
描述:作为败落的贵族子弟,所能拥有的美丽人生只能是过去,他的作品中总表现出一种无法释怀的怀旧情绪——在五代词坛上,李撮、李煌以父子词人而闻名于世;而在北宋词坛上,则有晏殊、晏几道父子足追配李氏父子(毛晋《小山词序》)。不过,小晏(晏几道)和大晏
-
浅论我国乡土文学民族性的表现问题
-
作者:沈涌 来源:绥化师专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土文学创作 文学民族性 沈从文 刘绍棠 乡土小说 贾平凹 作品内容 乡村小说 文学流派 生活价值观
-
描述:是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我国乡土文学创作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
表现与再现——《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形式美之比较
-
作者:杨亦军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表现与再现 莎士比亚 形式美 汤显祖 中国古典戏剧 中西古典戏剧 剧作家 戏剧艺术
-
描述:士比亚(1564—1616年).两位伟大的剧作家对于爱情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热烈的赞美,而且都敢于冲破当时统治者的樊篱和剧坛教条,一反陈规陋习,谱写出充满强烈反抗精神的中西爱情之曲.三百多年来,这两部巨著经久不衰,已超越时空的限制,在世界剧坛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浅谈戏曲中的梦幻表现
-
作者:李晓林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戏曲 梦境描写 汤显祖 中国古典戏曲 牡丹亭 临川四梦 梧桐雨 舞台时空 中国戏曲 明代戏剧
-
描述:临川四梦”的写作原因归结为“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可见梦境在剧作家的写作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同时一
-
如何寻找春节营销的差异化表现?
-
作者:丁邦清 来源:广告导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桃符 寻找 游子 情味 春风 王安石 时代 差异化 营销 春节
-
描述:融洽的气氛一直深植在每个中国人心中,保存着某种亘古未变的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