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王安石“兼并” 思想
作者:叶坦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兼并  经济思想  学术界  经济学体系  经济理论  中国古代  系统性  规律性  土地兼并 
描述:如果说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缺乏系统性,未能形成完整的经济学体系,而“兼并”思想却与中国封建史伴随始终,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值得深入研究。 宋代王安石的“兼并”思想,无论作为他“全部经济思想的核心
中国经济史上的怪圈:“兼并”与“不兼并
作者:秦晖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兼并  中国经济史  王安石变法  经济统制  汲取能力  司马光  自由放任  利出一孔  国富民穷  国家干预 
描述:中国经济史上的怪圈:“兼并”与“不兼并”秦晖“道儒”与“法儒”中国古代经济史上有个耐人寻味的现象,那就是从先秦直到明清延续数千年的关于是否需要“兼并”的争论。“兼并”(亦作“并兼”)即今
王安石兼并思想之我见
作者:钟祥财  来源:财经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兼并思想  兼并思想  价值观  价值观  方法论  方法论 
描述:失衡和财政需求,但由于这种干预阻碍了民间经济的自然生存和发展,要真正达到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目标是不可能的。
宋朝的“不兼并”与王安石变法
作者:子亚  来源:开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宋朝的“不兼并”与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妙招米价
作者:汪志  来源:江门文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米价  朝廷  杭州  北宋  大米  上涨  知府  大人  江南 
描述:北宋庆历七年,杭州一带阴雨绵绵,从三月到九月,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米价跟连续下雨上涨的河水一样,一天一个价,到了这年十月,由原来的每石400文猛涨到1500文以上,为阻止米价节节上涨,大宋朝廷连连发文,要求每石米价控制价在500文左右,违者就地斩首示众。这天晚上,杭州知府吕向高正在思忖对策,因为
章士钊论王安石《兼并诗》
作者:罗继祖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章士钊  王安石  政理  队干部  黔首  秦王  州县  圣经  无产阶级执政  小人 
描述:怜哉!
时代的明镜,变法的鼙鼓——论王安石的诗
作者:李杜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王安石变法  大地主阶级  劳动人民  贪官污吏  政治诗  诗歌创作  封建社会  北宋时期  兼并 
描述: 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王安石,不但是北宋时期伟大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而且是杰出的文学家,他是负有盛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把诗歌创作当做它抨击时弊,推行变法的战斗武器,他一反西昆派文人无病呻吟的浮
论李觏经济思想
作者:姚家华  来源:财经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济思想  宋王朝  封建社会  财政收入  大地主  经济的  社会经济  封建统治者  兼并  封建国家 
描述:空前繁荣的景象。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出现一批大地主、大商人。他们同封建官僚相勾结,不断大量兼并土地,垄断着商业利益,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力继续发展的障碍。大地主、大商人不仅兼并中小地主和农民的土
《周礼》商思想刍议
作者:彭林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商业活动    商贾  睡虎地秦墓竹简  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思想  货物  云梦秦简  郑注 
描述:市场活动的不是经济规律,
王安石扬杜李论
作者:王书华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李白  杜甫  评价 
描述:李杜优劣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自唐代元稹首倡扬杜李以来,到宋代更是成为热门话题。作为北宋重要的文学家,王安石具有鲜明的扬杜李的倾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较之于李白而言,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