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战国楚占卜制度与商占卜制度之比较
作者:于成龙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甲骨卜辞  战国  楚简  占卜制度  《周礼》 
描述:与商甲骨卜辞一样,楚卜筮记录亦包括前辞、命辞及占辞,也存在"一事多卜"、"习卜"及"卜筮并用"的占卜制度。两者均保存有"数字卦",可谓一源一流。战国楚人对于商人之占卜制度,既有因袭,如"一事多卜
释?——战国楚卜筮祭祷简中的沉祭
作者:于成龙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国  楚简《周礼》沉祭  商甲骨卜辞 
描述:战国天星观一号楚墓出土的竹简文中,有一■字,它涉及中国古代祭祷中的沉祭,可与商甲骨卜辞以及周礼中有关记载相互印证。
战国楚卜筮祈祷简中的“五祀”
作者:于成龙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祀  战国  楚简  《周礼》  《礼记》  《白虎通义》 
描述:卑均以犬牲,此可补史记之不足。此外,简文中关于五祀的其他记载,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典籍之中的相关问题。
释(亻水示)-战国楚卜筮祭祷简中的沉祭
作者:于成龙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国  楚简周礼沉祭  商甲骨卜辞 
描述:战国天星观一号楚墓出土的竹简文中,有一“(亻水示)”字,它涉及中国古代祭祷中的沉祭,可与商甲骨卜辞以及周礼中有关记载相互印证。
青铜菱形雷纹簠(战国)
作者:李文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国  祭祀  菱形  上图  西周  制作  周礼  王后  春秋  铭文 
描述:形雷纹,一侧口沿上刻有铭文"铸客为王后六室为之",是专为楚国王后六室制作的重要礼器,其造型规整,制作考究,纹饰精美细腻,对了解战国末期
王安石晚期诗歌评价问题
作者:张白山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文学批评  艺术风格  小诗  诗歌创作  七言绝句  晚年  欧阳修  现实主义  江西诗派 
描述:本文对北宋政治家、诗人王安石变法失败后退居山林直至逝世的十年间的诗作进行了具体研究,指出他研习佛理,吟咏山水并没有忘怀于政治。分析他的绝句小诗的艺术特色,风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论王安石晚期思想与诗歌
作者:李春桃  来源: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晚期思想  晚期诗歌 
描述:王安石的经学被称道为“荆公新学”,是宋代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他一生不断探索的成果。虽然王安石早期即与佛学有接触,晚期也与僧徒有交往,但他晚期思想仍以儒学为主。王安石晚期的诗歌,艺术成就高,思想
北宋晚期的一次“大折腾”
作者:秦海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王安石  司马光  宋神宗  保守派  中国历史  太皇太后  苏轼  垂帘听政  皇帝 
描述:灭北宋者,北宋也,非金人也——实乃长达10年的内斗大折腾也。北宋的第六个皇帝宋神宗赵顼执政时,任用王安石为宰相,实行变法。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
北宋晚期的内耗
作者:秦海  来源:科学大观园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司马光  保守派  太皇太后  苏轼  垂帘听政  宋哲宗  王安石  党人  宋徽宗 
描述:北宋的第六个皇帝宋神宗赵顼执政时,任用王安石为宰相,实行变法。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但改革一开始,即受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抵制和反对,苏轼、苏辙兄弟也站在保守派一方。但赵顼还是努力坚持下来(尽管有过动摇)。可惜的是,赵顼只执政18年,38岁就"驾崩"了。他的儿子赵煦即位(即宋哲
战国羽旌考
作者:王厚宇 谷玲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周礼正义》  羽状物  孔颖达  孙诒让  青铜器  羽毛  郑玄  游车  纤维类物质 
描述:战国羽旌考王厚宇,谷玲《列子》云:“黄帝与炎帝战,以鹰为旗帜。”这是鸟羽用于旌旗的初始,也是我国早期的旗帜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早期的羽旌形象无法考见。历代的经学家也对此各抒己见,莫衷一是。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