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李觏的忧患意识及其政治改革思想
-
作者:张熙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 通变理论 通变理论 政治改革思想 政治改革思想
-
描述:李觏作为宋代一位博学多识且极富社会责任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他主张因时权变 ,全面进行政治改革
-
芳草意象的忧患意识
-
作者:王艳平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象 唐宋诗人 石头城 屈原《九歌·山鬼》 王孙 王安石 山水田园 招隐士 象征 《山居秋暝》
-
描述:芳草意象的忧患意识
-
论李觏的咏史诗
-
作者:王春庭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咏史诗 李觏咏史诗 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 康国济民 康国济民
-
描述:李觏的咏史诗,并非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与现实政治紧密相连,渗透了诗人沉重的忧患意识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其旨在康国济民,为北宋统治者提供殷鉴。
-
试论晏殊词对冯延巳词的继承与发展
-
作者:许晓云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冯延巳 冯延巳 艳情词 艳情词 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 词境 词境
-
描述:由于创作目的和创作环境以及身份的相似,晏殊词某些方面继承了冯延巳词的创作方法。但由于各自不同的经历与性格,他们的词又呈现出不同的一面。本文将从艳情词、忧患意识、词境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
论李觏的农村诗
-
作者:王春庭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农村诗 农村诗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 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
-
描述:定和高度的评价
-
从林黛玉形象塑造看《红楼梦》人生价值取向
-
作者:李献芳 来源: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林黛玉 形象塑造 人生价值观 宝黛爱情 曹雪芹 贾宝玉 《牡丹亭》 忧患意识 自由平等
-
描述:从林黛玉形象塑造看《红楼梦》人生价值取向
-
论北宋的体制之争
-
作者:胡安全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士大夫 宋朝 北宋中期 忧患意识 汉唐 文明体制 北方游牧民族 危机
-
描述:一、汉唐帝国的危机与宋人的忧患意识纵观宋朝历史,我们可以感觉到从君臣到一般士大夫的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根源于汉唐帝国的全面危机。这些危机主要有三点:一是贵族分立势力的猖獗;二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强盛
-
词与乐之关系及其嬗变
-
作者:周学明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曲音乐 李清照 音乐形象 豪放词 王安石 北宋中叶 忧患意识 意象 审美意识 《东京梦华录》
-
描述:词与乐之关系及其嬗变周学明同和音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刘熙载指出的“词,声学也”(《艺概·词曲江》),很恰当地说明了这种关系。词和音乐的关系,不能仅仅把词看作一种“乐田”,是能够歌唱的。古代的诗歌,有的也是能够被之管弦、咏之歌喉的,如《诗经》、乐府等...
-
小山词借“花间之身”还“南唐之魂”
-
作者:许金华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间词 小山词 南唐词 晏几道 主要表现 忧患意识 心理特征 五代十国 小令 地理位置
-
描述:气扑鼻而来,温庭筠的《南歌子》词云:"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
-
陆游散文简论
-
作者:吴小英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入蜀记》 陆游 游散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渭南文集》 曾巩散文 文化品格 忧患意识 认同意识 议论文
-
描述:第三部分将陆游散文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散文作比较,以透视其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