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
报纸(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4(1)
2012(1)
2011(1)
2009(1)
2008(2)
2007(1)
2005(1)
2003(1)
1995(1)
1985(1)
按来源分组
声屏世界(3)
科技日报(1)
幸福(悦读)(1)
文史参考(1)
广播与电视技术(1)
视听界(1)
广播歌选(1)
剧影月报(1)
中国少年儿童:小记者版(1)
努力协调各个环节 全面提高节目质量——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
作者:暂无 来源:声屏世界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电视节目质量  优秀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播出  电视台  全面提高  副厅长  黄鹤  从业人员  理论联系实际 
描述:这次经过二十多名评委三天认真紧张的评选,圆满完成了’94优秀电视节目评选,并推出了参加全国’94优秀电视节目评选的节目,总的说评得公道、公平、公正,反映出了去年全省电视节目的水平和今后的创优
铁塔撑起的壮丽人生:记宜丰县广播电视发射台值机员陶成生夫妇
作者:汪良元  来源:声屏世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播电视  发射台  宜丰县  夫妇  铁塔  人生 
描述:在距宜丰县城5华里,海拔二百一十多米高的螺峰尖顶,一座80米高的铁塔和一幢457平方米圆台形结构的机房里,宜丰县广播电视发射台值机员陶成生夫妇,为确保宜丰人民可靠地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默默地忍受着常人
主持人应是节目全程的参与者
作者:沈琪  来源:声屏世界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节目主持人  收视心理  参与意识  自我调控管理  收视率 
描述:主持人应是节目全程的参与者
怕被“哄台”的徐春妮
作者:刘慧  来源:中国少年儿童:小记者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节目主持人  节目主持人  北京广播学院  北京广播学院  北京电视台  北京电视台  录取通知书  录取通知书  主持人大赛  主持人大赛  中国传媒  中国传媒  播音主持  播音主持  北京赛区  北京赛区 
描述:徐春妮,北京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她外表亮丽,气质高雅,主持真诚大气。1996年,她幸运地拿到了整个上海市唯一一张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的录取通知书:1999年,大学三年级的她摘得了新主持人
《剧影月报》2005年总目录
作者:暂无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舞台艺术  月报  节目主持人  艺术精品  戏曲演出  牡丹亭  几点思考  电视剧  造型设计  淮剧 
描述:~~
徐春妮
作者:孙羽  来源:广播歌选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节目主持人  中央电视台  北京市  北京奥运会  主持风格  电视观众  文艺节目  宣传活动  形象  春节联欢晚会 
描述:北京电视台文艺节目中心主持人,她青春靓丽的形象、亲和真诚和大气机敏的主持风格使她不仅备受广大电视观众喜爱,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北京电视台最具影响力的主持人之一!
广播戏曲主持人应是多面手
作者:何林  来源:视听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节目主持人  广播电台  戏曲艺术  群众性  不景气  欣赏性  传播  策划 
描述:戏曲的生命力和根基在于群众,虽然当前戏曲面临困难和不景气,但希望仍在。广播以声音来传播节目,广播电台的戏曲节目主持人,可充分利用广播的优势,主动策划、安排各类节目,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使节目
我国调频广播的频率范围应是87~108兆赫
作者:暂无 来源:广播与电视技术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线电  调频广播  频率范围  兆赫  日内瓦  世界  频率规划  广播电视  行政  大会 
描述:根据1979年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作出的规定,世界三个地区的调频广播频率范围分别为:
方言与官场升沉
作者:张宏杰  来源:文史参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言  福建  传统时代  江西  王安石变法  皇帝  广播电视  官场  官话  杨万里 
描述:传统时代没广播电视,"官话"普及得不好。所以朝廷上经常南腔北调,难以交谈,连皇帝也深受其苦。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他(庄士敦)的中国话比陈师傅的福建话和朱师傅的江西话还好懂。"这一方面是夸奖庄
方言与官运
作者:张宏杰  来源:幸福(悦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言  传统时代  福建  江西  王安石变法  广播电视  皇帝  官话  师傅  政治集团 
描述:运。晚清大僚罗惇衍是广东顺德人。他于道光十五年(1835)高中进士,道光十七年又考得“四川学政”。这个差使不但位尊,而且实惠,一届干下来,至少数千两银子名正言顺地进入腰包。入仕才两年就如此官运亨通,他怎能不大喜过望。不料在进宫请训叩谢天恩时出了意外:皇帝发现,罗惇衍的广东话他根本听不懂。学政要与当地官场和士子交流,官话如此差劲,怎能胜任愉快?出宫之后,坏消息随之而来:“上以惇衍年少,语多土音,留不遣。” 到手的肥差就这样丢掉了,罗惇衍空欢喜一场。我们估计这老兄从此一定发愤学习北京话。机不可失,失难再来,十一年之后,即道光二十六年(1846),他才再次得到机会“督安徽学政”。 宋代福建人刘昌言的例子也很有意思。据《青箱杂记》卷六记载:宋太宗破格提拔福建人刘昌言为枢密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