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暮年詩格絢爛歸於平淡論
-
作者:郭秋顯 来源:立德學報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詩 王安石詩 平淡
-
描述:人好朋黨伐異而意氣坰深,此新政之所以不成也。安石新法之不成,晚年於神宗熙寧九年十月二次罷相之後,以使相判江寧府,乃退居鍾山。此時王安石無論人與詩俱從絢爛歸於平淡,詩更所以老成精妙。宋人評荊公定林後詩
-
平淡生活应是一种承担
-
作者:李志欣 来源:教师博览(原创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常生活 平淡 教师 孩子 备课 上课 批阅
-
描述:现如今,多数教师喜欢过平淡的生活,不为功名,不为金钱,只为一颗为孩子负责的良心。于是,按时上下班、认真备课、上课、批阅作业、课下辅导等行为成了当下教师的日常生活标签,似乎不如此,便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
王安石暮年诗格绚烂归於平淡论
-
作者:暂无 来源:立德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诗 王安石诗 平淡 Sung poetry Poetry of Wang An she Serene limpidity平淡
-
描述:王安石暮年诗格绚烂归於平淡论
-
论包恢的三种"自然"说
-
作者:陈良运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包恢 心学 美学 自然 主体 客体 文体
-
描述:摒去人工匠气,臻至“天巧”境界。包恢的诗学以心学为根柢,在宋代程、朱理学家的诗论中别树一帜,是中国诗学批评史上颇有光彩的一家。
-
北宋画学的“自然”观念及其官方思想背景
-
作者:周博 来源:美术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 画学 宋徽宗 王安石 新学 《老子注》
-
描述:中受到重视却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本文认为,首先画学就是在王安石思想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而当时的官方哲学——王安石的新学对于道家的重视与宋徽宗个人对于道家的推崇则构成了“自然”再次受到重视的理论背景
-
谭盾 可视可感的自然之声
-
作者:王天翔 来源:优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音乐语言 音乐家 实验音乐 园林 昆曲 美国记者 心灵 自然 牡丹亭 实景
-
描述:有所渴望的心灵听到了他们自己的心音源地。他找到了
-
自然之物与人格化身的契合——骆宾王《在狱咏蝉》解读
-
作者:郭明志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骆宾王 人格化 咏蝉 契合 自然 美德 胡应麟 唐高宗 意象 咏物
-
描述: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任侍御史,数上书言天下大计,后曌怒,诬以法,逮系狱中(胡应麟《补唐书骆侍御传》)。在囚禁骆宾王的狱所墙垣外,有几株苍老的古槐,夕阳照着扶疏而低垂的枝叶,树上有蝉鸣叫,鸣声清幽凄切,听起来与以往大不相同。诗人闻蝉鸣,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
-
自然的馈赠
-
作者:陈江飞 来源:新读写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馈赠 才子佳人 晏几道 优美 人心
-
描述:初读小山(小山:晏几道)词,自然是被那“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优美意境所俘获,所吸引。清词丽句,才子佳人,一字一句如甘醇的美酒,让人心生感动,不觉已痴醉。然后,读得愈多,感悟愈深,便愈觉出另一种味道来。
-
俗境出雅意 平淡显神奇
-
作者:悄吟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俗生活 淡显 屠苏酒 王安石 政治革新家 含意深邃 中华民族传统 爆竹 改革精神 民族心态
-
描述:俗境出雅意 平淡显神奇
-
浅谈汤显祖的原生态审美思想及对《牡丹亭》创作的影响
-
作者:蔡菊平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自然 自然 《牡丹亭》 《牡丹亭》 原生态审美 原生态审美
-
描述:汤显祖的诗歌,戏文和自然存在密切的联系,他的文艺思想存在生态审美的因子。本文即从生态审美的角度考察汤显祖的原生态审美思想,并分析其对《牡丹亭》创作的表现。《牡丹亭》很好的体现了汤显祖的原生态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