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宏聪 师道的传承
-
作者:黄今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平原 中国现代文学 西南联大 师道 硕士研究生 学生 中山大学 中文系 沈从文 朱自清
-
描述:面对死亡,父亲看得很淡然。儿子吴嘉乐说。早在几年前,吴宏聪就要学生把自己的铭文刻在妻子的墓碑上。当时学生十分犯难,吴宏聪却始终泰然处之。7月底,吴宏聪病重入院,学者陈平原前来探望。上世纪80年代,陈平原是吴宏聪的中国现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吴老师是大转折时代的人,陈平原说,他
-
王安石与曾巩交疏辨
-
作者:刘成国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见 学术取向 性格因素 师道
-
描述:根据王、曾生平的交游往来,确定二人关系的疏远,当在熙宁初年。然后由王、曾二人的诗文入手,结合当时时事,分析二人晚年相揆的原因,在于政见上的一系列分歧;最后则进一步发掘学术思想的歧异对于二人交游的影响,以及在二人交疏的过程中,王安石的性格因素之作用。
-
陈师道诗歌初探
-
作者:汪俊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师道 诗歌 后山诗 江西诗派 儒家典籍 儒家思想 王安石 无为而治 江苏徐州 现实生活
-
描述:缃犹存,后山“少而好学苦志”,“少年初识字,已诵《子虚赋》”对子儒家典籍和诗词文章,皆有所习。年十六,以文谒曾巩,“献其说余十万言”,大受赏识,遂从南丰先生学文。熙宁间,王安石入枢密,开始推行一系列新法,其科举法,规定以王氏《三经新义》为准的,“用以取士,
-
略论陈师道其人及其诗
-
作者:宁大年 来源: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师道 苏拭 黄庭坚 江西诗派 曾巩 杜甫 正字 后山诗 旧党 秘书省
-
描述:中所说的谢源)刻石后,即被人视“如禅门宗派,高下分为数等。”以致名次被列在后面的如洪刍、徐俯、韩驹等人颇发了些不服气的牢骚.但还没有人对把陈师道列在仅次
-
吴宏聪:师道的传承
-
作者:黄今 来源:半月选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吴宏聪:师道的传承
-
略谈韩愈的《师说》
-
作者:王伟民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韩愈 重要性 柳宗元 古文运动 河南省 三个方面 师道 士大夫 王安石 欧阳修
-
描述:崇儒学,力排佛老;反对六朝以来的艳丽文风,主张以自由的散体来代替僵死的骈体,提倡文道合一、文以载道,提出“辞
-
宋元时期整理《战国策》的巨大成就——兼对鲍彪整理《战国策》
-
作者:霍旭东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国策》 曾巩 姚宏 刘向 宋元时期 师道 再评价 高诱注 巨大成就 鲍本
-
描述:》,到了北宋,不仅流传不广,而且大量的脱误、散佚,已相当不完备了。宋仁宗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王尧臣等奉命校勘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崇文馆等皇家秘阁藏书时,所看到的《战国策》就是极不完整的本子。庆
-
上承杜甫 瓣香山谷:论陈师道“后山体”的师承
-
作者:钟德玲 来源:作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后山体 曾巩 杜甫 黄庭坚
-
描述:的。本文就从陈师道的师承这个切入点入手,对"后山体"进行了界定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