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4)
报纸(20)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7)
地方文献 (17)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10)
2011(5)
2010(5)
2009(2)
2005(3)
2001(1)
1997(1)
1993(2)
1986(1)
1985(2)
按来源分组
医学文选(1)
青岛财经日报(1)
天台报(1)
保健医苑(1)
邯郸日报(1)
安徽日报农村版(1)
华文文学(1)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瞭望(1)
东阳日报(1)
做改革者的“花神”
作者:刘根生  来源:瞭望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革者  优秀企业家  湘潭市  南京  王安石  改革措施  变法  吴起  商鞅  司马光 
描述:连在报上看到两位改革者因诬告而受挫的事:湘潭市制革厂厂长、优秀企业家李绍梅,在厂里推行各项改革措施,把一个不起眼
白艺术简论
作者:徐建融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花鸟画  黄体  中得心源  院体  艺术成就  苏轼  画法  徐熙  王安石  写生 
描述:体趋亦趋,既不去深入生活、又不敢自出胸臆的画风,陈陈相因,墨守旧规,一种“世俗之气”,令人望而生
情真意浓“牡丹”
作者:汪世瑜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青春版《牡丹亭》  戏剧排演 
描述:本文呈现青春版《牡丹亭》从“案头”走向“舞台”的编排、磨砺过程。
春风送暖如何“心”
作者:赵妍 王庭槐  来源:保健医苑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气候特点  旧病复发  王安石  春日 
描述: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宋代王安石的这首诗,把早春的气候特点描绘得惟妙惟肖。春天乍暖还寒,天气多变且雨水会逐渐增加,是多种疾病高发的季节,尤其心血管疾病更需预防,稍有不慎即会旧病复发。
齿乌发方——固齿丹
作者:魏嘉涛  来源:医学文选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固齿  齿  破故纸  名医别录  白蒺藜  生地黄  引经药  龚廷贤  青盐  《万病回春》 
描述: 固齿丹源于明。龚廷贤《万病回春》正方。药物组成:生地黄60克,白蒺藜(炒去刺)60克,香附(炒)120克,青盐45克,破故纸(炒)30克,没石子(大者)4个。将上药研为细末,早晨擦牙,津液咽下,久用自然能固齿乌发。本方药外可以辟秽解毒,收涩
莺莺、杜丽娘到林黛玉
作者:黄进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林黛玉  莺莺  爱情文学  老夫人  西厢记  牡丹亭  红楼梦  理性  宝玉 
描述:中国爱情文学杰作《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不仅在当时,至今仍激动着无数读者。历代的研究、评论文章可说是汗牛充栋了。然而作品所反映的爱情以及它们反封建的社会意义、美学价值究竟如何?我们从这些里面能够得到什么启示?为什么《西厢记》激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和观众,而“汤义仍《牡丹亭
莺莺与杜丽娘形象比较
作者:杨芳芳  来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莺莺  杜丽娘  《西厢记》  《牡丹亭》  礼教 
描述:置障碍并加以迫害,那么《牡丹亭》是写杜丽娘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爱情根本不可能。
窦娥·莺莺·杜丽娘
作者:牛志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莺莺  元杂剧  窦娥冤  女性形象  女性意识  封建礼教  女权思想  古代戏曲  牡丹亭 
描述:现得更为明显。
窦娥、莺莺、杜丽娘
作者:牛志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窦娥冤》  莺莺  杜丽娘  女性意识  男权社会  《西厢记》  《牡丹亭》  现代话剧 
描述:现得更为明显。[第一段]
莺莺与杜丽娘
作者:王德亚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莺莺  《西厢记》  《牡丹亭》  汤显祖  爱情题材  文学史  王实甫  杂剧  作品 
描述: 在中国文学史上,《西厢记》和《牡丹亭》是两部成就很高的作品。“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就其爱情题材而言,自《西厢出后,仿作者不少,三百年间,能与之匹敌者却无。只有到了明末,汤显祖创作了《牡丹亭》后,人们才认为“杜丽娘一剧,上薄风骚,下夺屈宋,可与王实甫交胜”。又说“汤义仍《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