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
报纸(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
地方文献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3)
2011(1)
2010(2)
2009(1)
2008(1)
2005(1)
2004(1)
2002(1)
1997(1)
1994(1)
按来源分组
哈尔滨日报(1)
剧影月报(1)
河南商报(1)
黑龙江农村报(1)
山西晚报(1)
成才之路(1)
西部大开发(1)
文学自由谈(1)
浙江教育科学(1)
法制博览(1)
苏东坡的尴尬
作者:梅玉荣  来源:法制博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尴尬  禅师  金山寺  佛印   
描述:苏东坡在江北瓜州任职时,与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主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东坡自觉修持有得,便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干。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禅师看过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
教师对话:不应是一个尴尬的话题
作者:杜文军 罗永辉  来源:浙江教育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专业  对话  尴尬  学校文化  教学经验  文化差异  利益关系  十字路口  个性化  实中 
描述:而使其在现实中处于尴尬的十字路口。
批评家的尴尬
作者:梁陆涛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批评家  作家批评  人品与文品  文学作品  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创作个性  批评教育  中国文学史  批评视野 
描述:批评家的尴尬梁陆涛文学批评当然要批评作家。不过这个“批评”必须结合作家的作品来进行,也即是说要把作家真正当成“作家”去评说。离开作家的作品,把作家当作普遍意义上的“人”来评品,亦即对其“人品”作出
称谓的尴尬
作者:李智红  来源:西部大开发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姐  汤显祖  人民群众  《牡丹亭》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葡萄牙  领导干部  时代变迁  “父母官”  内涵和外延 
描述:时代变迁,先前被我们广泛使用着的某些称谓,也在悄悄发生着嬗变,而且有些称谓还变得非常地彻底,简直令人啼笑皆非。 譬如“小姐”一词,原先的含义不过是对未婚少女的泛指,是尊称。现在就不同了,好像已经由褒义逐步嬗变为贬义。尽管仅2001年就有环球小姐葡萄牙小姐挪威小姐俄罗斯小姐南
尴尬”的尴尬——语文教学反思隅见
作者:饶大志  来源:成才之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语文教师  学生  学习  教学反思  教学任务  知识性错误  苏轼  代词  黄花 
描述:《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传道授业解惑,须付出终身的学习。稍有不慎,或许就会给教学带来尴尬和愧疚。
尴尬:昆剧改革的新境遇:由改编“牡丹亭”所引起的“高雅”与
作者:顾聆森 李彬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作品研究  作品研究  戏剧  戏剧  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  地方戏曲  地方戏曲  昆剧  昆剧 
描述:尴尬:昆剧改革的新境遇:由改编“牡丹亭”所引起的“高雅”与
尴尬人逢尴尬事——《牡丹亭·闺塾》中的陈最良
作者:戴元枝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闺塾》  陈最良  汤显祖  人物形象  艺术风格 
描述:在《闺塾》这出戏中,汤显祖以其生花之妙笔,塑造了三个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率直、敢于反抗的春香,稳重而不乏对自由渴望的杜丽娘,迂腐气十足的陈最良。作者在嘲弄陈最良的同时,又饱含着同情,因为在作者眼里“陈最良也不是什么‘坏人’,但他作为封建常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