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弼的计较与不计较
-
作者:清风慕竹 来源:党政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晏殊 才子 文艺
-
描述:富弼小的时候很喜欢读书,过目成诵,因而有“洛阳才子”之称。他曾经以茂才(秀才)的身份参加北宋经常举办的文艺沙龙,为范仲淹所赏识,称叹他有“王佐之才”,并把他的文章推荐给了当时的宰相晏殊。恰好晏殊
-
富弼与北宋的御夏政策
-
作者:周莲弟 来源: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富弼 王安石 元昊 《全宋文》 《简明西夏史》 《宋会要辑稿》 公元 澶渊之盟 《宁夏社会科学》
-
描述:作者对北宋时期历仕三朝(仁宗、英宗、神宗)的著名的政治、外交、军事家富弼的御夏策略作了详尽的描述,这使我们对北宋御夏伐夏的过程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同时,对我们制定对外政策也有借鉴作用
-
三朝宰相富弼的政治风采
-
作者:余敏辉 来源:池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富弼 范仲淹 辽兴宗 王安石变法 文彦博 《续资治通鉴长编》 神宗 “新政” 契丹 欧阳修
-
描述:富弼历任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初为谏官,屡次极言进谏,大胆抨击时政;并多次出使辽朝,不辱使命;后与范仲淹倡言新政,保国利民。晚年阻挠王安石变法、称疾引退、不愧为北宋中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史称
-
吴与弼
-
作者:唐宇元 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通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吴与弼
-
吴与弼思想刍议
-
作者:朱林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居敬穷理 “理” 圣贤 吴兢 明儒学 抚州 人性思想 理学思想 举子
-
描述:廷议代夫。吴兢的七世孙吴宣迁居抚州。吴与弼的高祖吴景南,擅长诗,元初名儒吴澄曾为其诗集作序。曾祖吴审“博学,诗藻清丽”,祖父吴泾,迁居崇仁。父亲吴溥,官至国子司业,著有《古崖集》。吴与弼出身
-
吴与弼政治思想的进步性
-
作者:张俊相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思想 吴与弼 《书》 人民的利益 《尚书》 资本主义萌芽 统治者 进步性 知识分子 重民思想
-
描述:吴与弼政治思想的进步性张俊相吴与弼(1391──1469),字子傅,号康斋,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明代著名理学家,"崇仁学派"的创始人。吴与弼的有生之年,历经了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
-
吴与弼的人格修养论
-
作者:张俊相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吴与弼的人格修养论
-
吴与弼和《崇仁学案》
-
作者:王文鹏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仁学 圣贤 穷理 居敬 圣人 《明儒学案》 哲学思想 陈献章 “理”
-
描述: 《崇仁学案》,精辟地阐述了我国明初一个颇有影响的哲学流派。它上承程、朱之道,下启王、谌之河,源远流长。既有继承性,又有创造性。因为这个学派是江西崇仁籍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吴与弼创立的,故称崇仁学案
-
吴与弼与江门学派
-
作者:刘兴邦 来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工夫论 静思 静坐 境界论 "至乐" "真乐
-
描述:吴与弼"见静中意思"的超理性的工夫论、境界论,与朱熹理学"格物穷理"工夫论注重理性认识和涵养的过程不同,却启迪了陈白沙"静坐中养出端倪"的工夫论、境界论,"遂开江门之宗"。
-
吴与弼的理学思想
-
作者:张运华 来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心" 端坐 静悟
-
描述:在理学向心学转变的过程中,有三位理学家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分别是薛碹、吴与弼和陈献幸,而吴与弼与陈献章有师徒之情,陈献章“得其静观涵养,遂开白沙之宗”.研究吴与弼的理学思想,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陈献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