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陵氤氲(外一首)
-
作者:刘岚山 来源:诗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桂花树 铜陵 李白 湖北咸宁 望楼 松山 斧头湖 高山峡谷 王安石 铜官山
-
描述:~~
-
皇帝的女儿守妇道
-
作者:赵炎 来源:文史博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驸马 唐代皇帝 妇道 王安石 宋代社会 宋太祖 宋徽宗 宋神宗 孝敬 家庭
-
描述:人们往往惯用"妇道人家"来说女人,似乎女人守妇道才是正道,既要贞节、孝顺,又要卑顺节俭。公主是皇帝的女儿,驸马娶公主不叫娶而叫"尚",一个"尚"字便足以说明公主在家庭中地位高于驸马,高于公婆
-
得猛士 守四方
-
作者:李思蕾 来源:汽车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 汽车开发 高机动性 技术壁垒 汽车行业 黄松
-
描述:得的唯一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论王守仁良知说的形成
-
作者:林恒森 来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守仁 王学 致良知 本体 知行合一 陆九渊 中国哲学史 学说 心外无物 心学
-
描述: 中国哲学史上往往以“陆(九渊)、王(守仁)心学”连称,然而陆、王在哲学史上的境迂则大不相同。陆九渊之学说未满百年“其说已泯然无闻。”(《宋元学案》卷五八);而王守仁在有明一代则开了另一种气象
-
守与变:传统戏曲的“创新”之辩
-
作者:秦岭 来源:上海采风月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戏曲 牡丹亭 昆曲 京剧 戏曲艺术 表现形式 创新 观众 新尝试 艺术价值
-
描述:论,并指出媒体“观戏者角度”评论缺失;到报纸刊登文章,直指史依弘由梅派青衣跨界出演昆曲闺门旦“昆味儿不正”、“随心所欲”,受到蔡正仁、张静娴等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的“严厉批评”;再到史依弘的“火爆”回应,称“没有争议,我演它干吗”,“我们态度很严谨”;乃至微博上节目主持人曹可凡那句“不要充当指手画脚的‘恶婆婆’,自己固守一方,也不让他人前进半步”的争议性发言——随着媒体报道的不断深入,《2012牡丹亭》已不仅仅是在艺术创新上饱受争议,所有名人对该剧的评论都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甚至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昆曲艺术理论的大讨论。而这场原本以传统戏曲“创新”为论争焦点的艺术批评,也终于“走向了艺术之外”,俨然上升成为一个“文化事件”。这一点,恐怕是这场“时尚化创新演出”的始作俑者史依弘自己也不曾料想到的。
-
王守仁的“心即理”及其认识论意义
-
作者:陈奇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即理 王守仁 认识论 主观唯心主义 天地万物 人类认识过程 实践活动 思维活动 陆九渊 客观事物
-
描述:王守仁的“心即理”及其认识论意义
-
从陆九渊到王守仁--论“心学”的彻底确立
-
作者:赵士林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太极 王守仁 圣人 无极 宇宙 心学 心即理 陆王 理论形态
-
描述:下“心学”从陆九渊到王守仁臻于成熟、彻底确立的内在思想脉络。
-
王守仁“心学”体系的内部结构
-
作者:刘建国 来源:长白学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守仁 心学 “心” 《传习录》 主观唯心主义 陆九渊 内部结构 “理” “知行合一” 自然界
-
描述:.(一)马克思指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8页).一定的社会意识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王守仁的“心学”体系反映了明代的时代面貌.王守仁生活在明代中叶社会矛盾日趋
-
论王守仁的古文献学思想
-
作者:孙钦善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守仁 古文献学 心学 五经 臆说 训释 陆九渊 致良知 心体 《传习录》
-
描述:述了自己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历史渊源,从中可知,他近承陆九渊,远绍思、孟学派,对程朱理学,摒弃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主体部分,褒扬其主观唯心主义的次要成分,对佛老,特别是禅宗,吸收其主观主义认识论,否定其出世思想,从而构筑了自己的思
-
王守仁“四句教”新解
-
作者:張立文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守仁 四句教 历史作用 “心学” 陆九渊 黄宗羲 道学 象山
-
描述:在程、朱道学已为正统的明代,先前曾与程、朱道学相抗衡的象山之学,在长期泯然无闻之后,被王守仁所继承和发扬。他敢冒天下之讥,一洗陆九渊无实之诬,改变是朱非陆之论定,以使于今且四百年的陆学,恢复其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