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地方志应是一部科学的文献
-
作者:学 志 来源:桂海春秋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新编地方志应是一部科学的文献
-
学者的严谨 诗人的气质——陶尔夫词学研究回顾
-
作者:诸葛忆兵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宋词 词学研究 梦窗词 北宋词 晏几道词 学术研究 词史 历史时间 《莺啼序》 吴文英
-
描述:学者的严谨诗人的气质——陶尔夫词学研究回顾诸葛忆兵陶尔夫先生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数十年,硕果累累。先后出版了《宋词百首译释》、《北宋词坛》、《南宋词史》、《宋词今译》等多部学术著作
-
再论我国导演学的拓荒人汤显祖--答詹慕陶
-
作者:高宇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导演学 导演艺术 具体内容 表演艺术 演员 戏剧艺术 戏曲音乐 科学命题 拓荒
-
描述:大有好处的。在这里,我仅就戏曲导演学的理论遗产的发掘方面,敬答几点意见;主要的还在于向广大的导演理论工作者和从事戏曲导演实践的同行们广泛求取教益。
-
陶成焚画
-
作者:杨新 来源:北京艺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陶成焚画
-
宋诗与陶杜
-
作者:金诤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文学史 朱自清 代表性 杜甫 苏轼 日常生活 王安石 黄庭坚 杜诗
-
描述:一 朱自清先生说:“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他们的诗集、版本最多,注家也不少。”(《日常生活的诗——序肖望卿<陶渊明批评>》)有趣的是,三家之中,苏轼是宋人,而陶、杜两家
-
苏轼《和陶诗》探因
-
作者:李星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和陶诗》 苏轼 士大夫 《文心雕龙》 美学境界 欧阳修 北宋中期 王安石变法 艺术特色
-
描述:苏轼《和陶诗》探因
-
吕陶年谱
-
作者:王智勇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史 御史 成都 致仕 王安石 三七 士大夫 五十年 舍人 事略
-
描述:在风雲变幻的北宋政治舞台上,吕陶以其敢于直言、政绩显著、仕途坎坷而引入注目,在经济上他反对政府禁榷川茶,提出了一定程度的自由通商的原则;在政治上他反对熙、丰新法但不全面否定,特别是元祐时期的洛、朔
-
论公民德行的陶成
-
作者:沈清松 来源:哲学与文化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民德行 公民社会 公共领域 德行伦理学 政治哲学 公民教育 公民师资 公民教材
-
描述:视公民德行的陶成:至於公民教育则是教育学
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其中尤其注重公民的伦理教育,主冒也在於培养公民德行。
本文一方面要讨论有关公民德行陶成的理论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检讨台湾公民
教育涉及公民
-
宁有异学,不可有假学
-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思想史 传统文化 道学 性与天道 鹅湖之会 陆九渊 周敦颐 外来文化 新的发展阶段 光明日报
-
描述:如乌眼鸡,恨不得一口啄死对方,而是反复辩论,各抒己见.“鹅湖之会”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佳话.“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气象恢宏,心窗八面来风.
-
西周陶文试释
-
作者:徐锡台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文 陶器 遗址 卜辞 阴阳符号 《周礼 武功 陶工 合文 刻划文字
-
描述: 近三十年来,陕西武功郑家坡、周原岐山凤雏村、扶风召陈村和沣西长安张家坡等遗址中,都出土过西周陶文,大部分是属于记数文字,少数属于其它一些文字,至于成文语词那就更少了。现对上述地区所出土之部分陶文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