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4)
期刊文章(20)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9)
地方风物 (3)
地方文献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4)
2007(1)
2003(2)
1998(1)
1995(2)
1994(2)
1992(2)
1991(1)
1977(1)
1953(1)
按来源分组
中国食用菌杂志(2)
江西社会科学(1)
食用菌(1)
食品与健康(1)
文物(1)
航天工业管理(1)
哲学研究(1)
杜甫研究学刊(1)
新音乐出版社(1)
绥化日报(1)
广谱(连载)
作者:潘之恒 聂凤乔  来源:中国食用菌杂志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禾本科植物  芦苇  渤海  地耳  学名  注释  红石耳  菌类  王应麟  石耳属 
描述:chariflorus。生于路旁或水边。据文中形态记述,似为灰包目灰色科中的某些菌类。《(?)就章》:“雷矢雚荩兔卢。”注:“雚,一名雚芦,生东海池泽及渤海章武,此雚芦之地所生也。旧云是鹳屎
杜诗学论
作者:胡可先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注杜诗》  杜诗学  《杜诗详注》  《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  杜甫诗  《九家集注杜诗》  目录学  工部  王安石  王洙 
描述:杜诗学论胡可先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堪称安史之乱中唐代社会的画卷,奠定了我国古代以时事入诗的诗史精神,因此,“诗史”这一称号,为历代评论家所公认。从思想内容方面看,杜诗反映社会生活
张载礼学论
作者:林乐昌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学  张载  《乐器》  《正蒙》  发展史  司马光  王安石  祭礼 
描述:》、《祭祀》、《丧纪》等篇。史称,张载之学“尊礼贵德”(脱脱等,第12724页),“以礼立教”(《二程集》,第1195页),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礼学体系。从整体看,张载的礼学是由两套系统构成的:一套是关于礼的基本观念和礼学结构功能的学理系统,一套是突出礼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的实践系统。一、礼之多重根源和体系定位研究张载礼学的学理系统,首先应当考察张载之礼的多重根源及礼观念在其理学观念体系中的定位问题。礼之根源是关乎礼学本质的问题。在此问题上,张载综合秦汉以来儒者的成果,并创发新意,认为礼具有三重根源:一是根源于天(太虚),二是根源于理,三是根源于心或情。其一,礼源于天(太虚)。张载不认同前贤时儒“专以礼出于人”的观点,在其佚书《礼记说》中提出:“大虚(太虚)即礼之大一(太一)也。大者,大之一也,极之谓也。礼非出于人,...
标准化应是企业管理之
作者:孙盛东  来源:航天工业管理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管理  标准化 
描述:标准化应是企业管理之
马头山的食(药)用
作者:饶军 李荣同 李江  来源:中国食用菌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头山  花脸香蘑  大型真菌  彩绒革盖  鸡油        新记录种  字母顺序排列  植物资源  林地蘑菇 
描述:马头山位于江西东部,武夷山脉中段西侧,东经117°10′~117°20′,北纬27°49′~27°55′,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温16℃,7月最高为277℃,极端最高375℃;1月最冷
阶级斗争为,还是儒法斗争为?--批判“四人帮”及其吹鼓
作者:刘元彦 萧远强  来源:文物 年份:197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民起义  阶级斗争  地主阶级  法家思想  王安石变法  四人帮  农民阶级  农民战争  儒法  马克思恩格斯 
描述:家路线的贯彻",不过是为"四人帮"一伙篡党夺权造反革命的舆论。这些毒草以古讽今,借着批判儒家抓"现代的大儒",恶毒攻击敬爱的周总理、华主席以及中央和地方党政军负责同志,以清
"应是绿肥红瘦"--老年人饮食之
作者:宋宪章  来源:食品与健康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年人  绿叶蔬菜  维生素C  延缓衰老  新陈代谢  微量元素  纤维素  绿肥  李清照  免疫能力 
描述:老年人怎样吃,才能有利身体健康?这是步入花甲之年的人最为关心的一件事.吃,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古今中外,从事此行研究的,可谓不少,而著述之多,读不胜读.归根到底,可以以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句名词来归纳:"应是绿肥红瘦".……
中国古代蕈诗选录(续三)
作者:刘亚  来源:食用菌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小昆虫  梅尧臣  金针菇  历山  欧阳修  王安石  装饰品  杨万里 
描述:树脂经过石化的产物,可作装饰品,亦可入药。旧说松脂化茯苓,茯苓经过漫长岁月又变成琥珀。 [2] 蚊蚋:小昆虫。琥珀中有的含小昆虫,清晰可见。
对中国叙事文学理论的重新认识:金圣叹文法论
作者:董国炎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圣叹  八股文  文法  小说评点  水浒传  明末清初  汤显祖  程朱理学  袁宏道  因文生事 
描述: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的叙事文学理论成就估计不足,甚至认为叙事文学理论是近代以后传入的。本文认为,明末清初金圣叹的文法论,已使中国叙事文学理论初具体系。本文首先对文法论进行正名,论述其基本价值取向,其意义、影响及地位。其次,简捷描述了文法论的基本结构及内部关系。
一个生命力论者的哲学思考──汤显祖论之一
作者:张贤蓉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生不已  生命力  人格  个性 
描述:然人性观。主张充分发挥人材化的生命力,创造合乎天性的人生,进入与天道合一的自然人生境界。这种人格理想使汤显祖最终关切人的个性自由这一现实问题。汤显祖的思想渊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但在基本精神上判然有利,而与本世纪初中国现代人文主义哲学思潮中思想家的一些思路大体一致。和西方柏格森生命哲学思想也有相通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