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9)
报纸(13)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3)
历史名人 (10)
按年份分组
2014(3)
2013(1)
2010(3)
2009(4)
2008(3)
2007(4)
2005(4)
2004(2)
1999(1)
1998(1)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3)
光明日报(2)
楚天都市报(2)
华东新闻(1)
文苑(1)
艺术评论(1)
小说月报(1)
东方丛刊(1)
余姚日报(1)
现代装饰(家居)(1)
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我演杜丽娘的一点体会
作者:沈昳丽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姹紫嫣红  《牡丹亭》  昆剧  昆曲  惊梦  闲庭  寻梦  中国古典戏曲  梅树 
描述:“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一曲《牡丹亭》不知迷倒了多少昆曲人。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常听老师们自豪地咏叹:昆曲是中国戏曲的百戏之母。《牡丹亭》称得上是中国古典戏曲的最高典范。由此,昆剧《牡丹亭》一直是我心目中最最崇高的艺术圣殿,演《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则是我魂牵梦绕的憧憬与渴望。
姹紫嫣红
作者:Alessandra Baldereschi Bbled&Co front Lindstn Form Studio Lucie Koldova markus johansson martinazua  来源:现代装饰(家居)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精神皈依  中华民族  牡丹亭  戏曲家  红色  明代  图腾  颜色  红木 
描述:流苏到寿星的寿服、寿桃;从舞龙灯的绣球到锣鼓唢呐的饰物;从开张大吉的剪彩到恭贺新禧的贺卡;从铭刻着权力的印泥到记录着功勋的锦旗;从过年过节悬挂的灯笼到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倒福和窗花……红色经过多少代潜移默化的熏陶,深深地嵌入中国人的灵魂,成为当之无愧的安身立命的护身符。而由温暖的红色和
姹紫嫣红《牡丹亭》
作者:白先勇 单昕  来源:东方丛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描述:我教书教了29年,每次到教室都是站着讲的,所以我今晚也恢复教师的精神,今天晚上我也站着讲(掌声)。
姹紫嫣红开遍
作者:滕肖澜  来源:小说月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  杜丽娘  罗曼  白文  兰花指  父亲  牡丹亭  老师  京剧  口香糖 
描述:一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天还未亮,项忆君便被父亲的唱戏声弄醒。她爬起来,轻手轻脚地开了门。客厅里,父亲项海把四周门窗关得严严实实,拉上窗帘,穿一身褶子,舞着两只
姹紫嫣红牡丹梦
作者:林金环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牡丹亭》  中国  昆曲艺术  艺术风格 
描述:姹紫嫣红牡丹梦
应是姹紫嫣红依旧
作者:杨焕亭  来源:文苑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离去的脚步是那样的从容不迫.先是两片发黄的叶子在暗夜里静悄悄地落到了冰冷的地面,而在我披着细雨打开斗室门的那一瞬间映入我的眼帘.
面对鲜花各不同
作者:张玉庭  来源:湖南林业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鲜花  林黛玉  古典文献  陶渊明  如意郎君  杜丽娘  琴棋书画  姹紫嫣红  牡丹亭  突出代表 
描述:面对鲜花各不同
满园春色启芳心:《牡丹亭》“惊梦”赏析
作者:吴孟君  来源:自贡师专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惊梦  《牡丹亭》  真挚的情感  花园  幽怨  姹紫嫣红  语动  游丝  张生  丫环 
描述:情怀,被埋没的青春也让那“成对的莺燕”唱了出来。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随着春风中的“晴丝”,袅袅娜娜,飘飘拂拂,在花园中缠绕,在读者心中萦纡。
学生毕业论文摘编——从“惊梦”看《牡丹亭》的景物描写
作者:赵树云  来源: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景物描写  惊梦  杜丽娘  毕业论文  姹紫嫣红  观众欣赏  唱词  年光  爱好自然 
描述:”,想把自己打扮得春天一般的美丽。“一生儿爱好是天然”,不仅写她热爱美丽的大自然,而且表现了杜丽娘执着地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既是对绚丽春景的描绘,也是杜丽娘
永远的《牡丹亭》
作者:周勇军  来源:戏文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追忆似水年华》  杳无人迹  中国文化  昆曲  大学校园  寻梦  姹紫嫣红  现在还 
描述:永远的《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