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好月圆话中秋
-
作者:半夏 来源:黄金时代(学生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戏剧 传统节日 《周礼》 神话传说 嫦娥奔月 节日习俗
-
描述:词歌赋、舞蹈曲艺、民间戏剧等也丰富多采,至今中秋节及许多有代表性的工艺和节俗都已经被列入国家或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中国高校教学名师姜洪池教授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校教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名师 中国 同济医科大学 姜 黑龙江省 主任医师
-
描述:、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主任。先后就读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曾在英国伦敦大学皇家(Royal Free)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
炎炎夏日巧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
作者:王凤岐 来源:大众医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姜 夏日 药方 医生 药用功效 人体健康 中药材 王安石
-
描述:季吃姜,养生有道 姜,一年四季皆可吃,尤其是炎炎夏日,更离不开姜。民谚中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有人会问:“生姜是辛热的,却让我们在炎热的夏季吃,这不是火上浇油吗?”其实不然
-
校园成双热门剧:《牡丹亭》PK《暗恋桃花源》
-
作者:朝园 半夏 王炎 来源:东西南北(大学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桃花源 昆曲艺术 在校大学生 白先勇 话剧 杜丽娘 大学校园 观众 文化快餐
-
描述:《牡丹亭》与《暗恋桃花源》,一部是眼下大学校园里最火的昆曲,一部是最火的话剧。按理说昆曲和话剧,都非文化快餐消费时代的热门,而这两部大戏牵动大学生们的玄机究竟何在呢?
-
制半夏与熟附子配伍应用的研讨
-
作者:刘灿坤 来源:中医药信息杂志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配伍应用 附子 姜半夏 医学衷中参西录 黄宫绣 张锡纯 明末清初 本经逢源 药学 相反
-
描述: 半夏与附子是否相反,历来说法不一。据本人所查手头资料表明,明朝以前的医药著作,均未把附子正式列入反半夏之内(或半夏反附子)。自明末清初开始,其药学著作出现了附子反半夏的内容。如清·张璐《本经逢源
-
清郁二陈汤临床应用举隅
-
作者:骞骏 来源:陕西中医杂志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陈汤 万病回春 龚廷贤 肝气犯胃 黄连 半夏 苍术 白芍 生姜等 香附
-
描述: 清郁二陈汤出自明·龚廷贤《万病回春》。由香附、川芎、苍术、神曲、焦栀、黄连、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白芍、甘草、生姜等13味药物组成,本方为“酸水刺心及吞酸嘈杂”而设,治疗肝气犯胃,胃脘痞结,湿热
-
中医药治疗食管癌的近况
-
作者:雷永仲 来源:哈尔滨中医 年份:196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食管癌 中医药治疗 半夏 旋复花 反胃 神农 徐春甫 阴虚 赤水玄珠 祖国医学
-
描述:灵胎批《临症指南·疸门》、尤怡《金匱翼》等书
-
姜趣
-
作者:薛理勇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中国古诗 调味品 宋代诗人 孔子 不撤姜食 刘子翚 草本植物 调味食品 姜芽
-
描述:谚语和故事。
-
姜洪文“牛”起来了
-
作者:吴广文 来源:农村天地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镇赉县 自然优势 母牛犊 养殖条件 小公牛 吉林省 体内外寄生虫 酒糟育肥 综合效益 疾病防治
-
描述:吉林省镇赉县建平乡二龙村马场农民姜洪文,坚持10年科学养牛,由原来一头母牛发展到如今存栏53头。 二龙村马场背靠方圆十几公里的草场,有得天独厚的牧业养殖条件。姜洪文看准本地自然优势,10年前,用一匹
-
蜀姜考
-
作者:江玉祥 来源: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史记·货殖列传》 司马迁 犍为 周亮工 《齐民要术》 陶弘景 松江鲈鱼 高诱注 宜宾市 原始思维
-
描述:菜、生姜,即可同千户侯一般富裕,可见那时栽种生姜是很赚钱的。後魏贾思勰撰《齐民要术》卷三《种美》称蜀姜最美。晋代潘尼《钓赋》谈到烹鱼需用的佐料时说:“西戎之蒜,南夷之姜,酸咸调适,齐和有芳。“南朝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