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致尧母、妻、子考略——曾巩及其主要亲属行实考略
-
作者:汤江浩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致尧 母 妻 子
-
描述:本文为《曾巩及其主要亲属行实考略》系列论文之一。主要对曾致尧之母、妻生平及子女等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本文认为曾致尧之母相传有周氏、陈氏二人 ,其实只是一人。曾致尧之妻有黄氏、李氏说 ,本文对其身分、封号 ,以及子女人数等存有分歧与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具体辨析。
-
北宋词人张子野散论
-
作者:王树芳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晁补之 北宋词 柳永 散论 晏殊 词坛 北宋前期 意中人 欧阳修 张先
-
描述:九岁。他的生平事迹,因《宋史》无传,《宋史翼》引《京口耆旧传》又是有传而极简,故《湖州府志》、《吴兴志》等志书所载也都不详。又因为和他同时另有河南开封人张先,字也是子野,同姓同名同字,又同是天圣进士
-
石头希迁与曹洞宗对中国佛教文化的贡献
-
作者:圣 辉 来源:佛学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石头希迁与曹洞宗对中国佛教文化的贡献
-
意足不求颜色似 散僧入圣逸趣完:论陈道复“适意”艺术观下的
-
作者:盛诗澜 来源:书画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观 陈淳 南京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写意花卉 作品 文人画理论 徐渭 王世贞 故宫博物院
-
描述:中国绘画史上有"青藤白阳"的说法,用以指称两位以水墨写意花卉名世的明代画家:徐渭和陈淳。这样的排名顺序其实不合常规,因为白阳比青藤早生了38年,按照惯例应该排在前面。肖平先生就曾经为自阳抱屈:"其实,‘青藤白阳’的提法并不合理,因为青藤亦源于白阳,是有了白阳才出了青藤的。"
-
《牡丹亭》散论
-
作者:周先慎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散论
-
李白诗散论
-
作者:王硕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白诗歌 散论 诗歌体裁 《诗薮》 近体诗 唐代 诗体 胡应麟
-
描述:一、关于李白诗歌的体裁有唐一代是诗体的大发展和完备时期。胡应麟在《诗薮》中有这样的感叹:甚矣,诗大盛于唐,其体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
-
散叶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参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包公 群牧 至和元年 钱锺书 顶头上司 包拯 牡丹花 宋仁宗
-
描述:了几杯。当包公敬到王安石面前时,无论他好说歹说,劝了半天,王安石硬是一口不喝,弄得包公几乎下不来台。司马光把这事记录在自己的文章中,对王安石的倔头倔脑大发感慨。
-
“戏圣”的最后一幕
-
作者:马布衣 郑辛遥 来源:上海支部生活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深呼吸 汤显祖 纪念馆 主人
-
描述:赴浙江遂昌,奔青山绿水而去。随主人一路走仙霞岭、南尖岩、神龙岩……无垠苍翠催你深呼吸,“大氧吧”名不虚传哩。入夜回城,被引入一座紧凑的古宅——噢,明代“戏圣”汤显祖在此当过五年县令,开笔《牡丹亭
-
筵圣周公
-
作者:吴正格 来源:美文(上半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公 政治家 西周 成王 周礼 礼仪 历史上 周王 燕礼 辨识
-
描述:一周公,即姬旦,周武王的四弟。只是隔着邈远的空间,看不清他的面影。 20年前,我翻动《尚书》里的《大诰》、《康诰》、《立政》等篇什时,初识了他。当时有感觉,感觉西周之初风雨不息,他披着蓑笠站在镐京城头,峻刻的目光下巡睃,监护着历史上的那一片国土。
-
“戏圣”的最后一幕
-
作者:马布衣 来源:老同志之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丧葬 耗费 富而思进 汤显祖 地方官员 社会评价 习俗 纪念馆 戏剧家 老人
-
描述:兴师动众祷祝,耗费资财安葬,有何用哉赴浙江遂昌,奔青山绿水而去。入夜回城,被引入一座紧凑的古宅——噢,明代"戏圣"汤显祖在此当过五年县令,开笔《牡丹亭》,四百年后逢盛世,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