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3)
报纸(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
按年份分组
2012(3)
2011(1)
2005(2)
2004(1)
2003(1)
1997(2)
1996(1)
1993(1)
1989(1)
1987(1)
按来源分组
吉林日报(2)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1)
初中生世界(1)
中学语文(1)
南风窗(1)
秘书工作(1)
红领巾(低年级版)(1)
小学青年教师(1)
文学自由谈(1)
也谈怎样回答“为什么”
作者:程昌远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客观原因  毛泽东  第一次世界大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根本原因  主观原因  全面侵华战争  主观目的  帝国主义 
描述:也谈怎样回答“为什么”●程昌远高考历史试题中的“为什么”,往往属于最高层次的问题,因而往往也成为最难回答的问题,颇受人关注。报刊上谈怎样回答“为什么”的文章不少,可谓见仁见智。本文试图从实际操作
怎样回答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
作者:王剑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事件  根本原因  王安石变法  政权性质  对外政策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历史唯物主义  帝国主义  南京临时政府 
描述:怎样回答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王剑近年来,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历史学科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特别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明显体现在我们经常可在历史训练题
回答A·纪德的诘问
作者:何满子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纪德  调查  散文  材料  周亮工  人生  初学者  短篇小说  公平  死亡 
描述:,只有脑子里一大堆不算太漫漶的纪德的印象,也即是清初学者周亮工所说的老人心中的“书影”。这篇《一件调查的材料》是肯定、绝对、远远不能代表纪德的,但是由于在下文中将会看到的原因,它牢固地占有着我记忆的一
自由式回答应是一种对话
作者:陈升阳 俞莎  来源:小学青年教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由式回答  倾听能力  课堂效率  随堂练笔  语文素养  小学  语文教学 
描述:是赞成还是反对,不管是采取哪种教法,只要被学生接受,对学生有利,学生能从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就是最好的。
认动物
作者:暂无 来源:红领巾(低年级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动物  聪明  笼子  东西  回答  旁边 
描述:王安石的儿子王雱(pang)从小就很聪明。在他才几岁的时候,有人送给王安石一头獐(zhang)和一头鹿,它们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
“獐鹿之辩”有感
作者:洪家宁  来源:秘书工作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工作关系  现实生活  客人  回答  动物  旁边  客厅  机智  笼子 
描述:的儿子,小小年纪,倒也机智,明明不懂,居然也能回答得振振有词。表面看来,他的回答并没有错,獐边确是鹿。鹿边确是獐;但实际是一句废话,因为它根本没有说明问题。这种情形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时常遇见。笔者
妙语应急
作者:周镇宏  来源:南风窗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应急  王安石  思维敏捷  回答  婚礼  识别  提问  巧言善辩  本事  新娘 
描述:妙的回答,博得了满堂喝采,被后人传为美谈。在社交场合,善于妙语应急,更是难得的本事。就说婚礼晚会吧,对于新郎新娘来说,“介
现代文阅读练习一例
作者:戴龙翥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春风  文学评论  现代文阅读  形容词  动作  使动用法  作家  回答  咏怀古迹 
描述: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也谈“春风又绿江南岸”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王安石的《船泊瓜洲》诗。①其中第三句屡屡被历代文学评论家所称引,直到现在
人家自有道理
作者:郑万钟  来源:初中生世界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智力测验  道理  对角线  王安石  刀架  回答  方桌  否定  生活中  苏轼 
描述:心听听人家所持的道理。
“精通”历史的孩子
作者:阿呆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毛  老师  诸葛亮  慈禧  恺撒  历史课  精通  孙中山  王安石  回答 
描述:下午第一节是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却趴在课桌上睡着了,老师十分生气,把三毛叫了起来。老师问:"你说,王安石和欧阳修有什么共同点?"三毛回答说:"他们都是宋朝人。"老师接着问:"那你说说,他们和唐太宗、诸葛亮有什么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