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善法于天下”:王安石法伦理思想探析
-
作者:刘文波 刘浩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法 法 伦理 伦理
-
描述:是,到了宋代,特别是王安石变法时期,这种情形有所改变,即王安石试图以某种制度/法度来改变政治陋习和社会固有伦理观念,以其特有的政治治理观念重新诠释了法与伦理的关系,并付诸实践。
-
“礼”“法”并举——李觏治国方略再探
-
作者:陈大勇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治国方略 治国方略 礼 礼 法 法
-
描述:治国方略是李觏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社会规范又是治国方略中的核心内容。在李觏的治国方略中 ,“礼”“法”是两个基本范畴 ,而李觏关于“礼”“法”的理论与现代社会综合治理中的软规范和硬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
-
恶的政治之维:陆九渊恶论发微
-
作者:赵荣华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恶 善 政治维度
-
描述:,就必须诉诸具体的制度安排。中国传统儒家对于圣人除恶尽净的信心和圣王执政的信念,使得中国传统政治观始终无法摆脱人治与德治的色彩。
-
李觏的礼法观
-
作者:朱人求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礼 礼 法 法 一本于礼 一本于礼 一致于法 一致于法
-
描述:于农"、"刑罚世轻世重"等法律思想。李觏的"一本于礼"、"一致于法"和"礼法互等"观把我国礼法合流的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
-
善谑
-
作者:张福勋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幽默 文心雕龙 李白 诗艺 仕宦经历 陌上桑 苏轼 王安石 内涵 欧阳修
-
描述:《诗·卫风·淇奥》云: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毛传以为,谑就是开玩笑。李白《陌上桑》: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说明谑与调笑的关系。谑在这一内涵上,与谐相近。《晋书·顾恺之传》:恺之好谐谑,人多爱狎
-
人生何处不可休
-
作者:羽清雪 来源:发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人生 目的地 风雨 黄州 王安石 游览 历史悠久 放下 法
-
描述: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曾写过这么一桩事:当年他寓居喜佑寺时去游览松风亭,一路行来疲乏不堪,望望目的地还远远地在前面,他感到累得要命,心想,什么时候才到啊?忽而一转念,想道: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
-
黄堂善政
-
作者:暂无 来源:益闻录 年份:18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黄堂善政
-
善纳诤言当度量
-
作者:吴建国 来源:协商论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苏轼 度量 变法主张 司马光 反对意见 保守派 人言 改革 北宋
-
描述:想的蓝图不一致,因而提些反对意见罢了。而在这些意见中,有些也并非没有道理。比如他指出王安石在改革中用人"无知人之明",就颇中要害。
-
善剥“胡桃”“栗子”
-
作者:吴昊 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作文与阅读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生动形象 胡桃 栗子 南京 词句 春风 江南水乡 色彩 江宁
-
描述:善剥“胡桃”“栗子”
-
善施两手——外交谋略之十三
-
作者:靳文 来源:世界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外交谋略 双重性 外交家 外交政策 霸权主义 王安石 胡萝卜 俄罗斯 非本质 美国
-
描述:。他说道:“霸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