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天命到命运:王安石命论之演进
-
作者:胡金旺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天命 命 命运 人事
-
描述:将全副的精力用于人事.所以,王安石命论总的倾向是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而绝非学界所认为的其命论带有消极悲观的情绪.
-
至今仍令人纠结的人和事
-
作者:陆其国 来源:书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陇其 李瑞清 中国近现代教育 李鸿章 总理衙门 现代美术教育 纠结 个人自由 十三年 富人
-
描述:"清高"的软肋清高本无所谓对错,如果一个人真有资本清高,他秀清高完全是其个人自由。而"清高"一旦被标上引号,这"清高"就有了问题。简言之,那多是假清高。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李瑞清就曾遭遇到这样的"清高"之士。
-
略论王安石的性情命论
-
作者:井泽耕一 李寅生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性情命论 性善论 性恶论
-
描述:性情命论是中国哲学史上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宋代的王安石以一位政治家、思想家的视点,对性情命论做了一番深入的考察。王安石的观点较为独特,对中国古代的一些传统哲学思想提出了个人的深刻见解。这种观点在后世
-
以谬制谬,令人口服心服的幽默技巧
-
作者:宋桂奇 来源:喜剧世界(上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荒谬 苏东坡 梁山泊 士大夫 人之道 王安石 谬论 说话人 类比推导 幽默技巧
-
描述:日常交际中,面对他人的谬论,如果我们一本正经地摆事实、讲道理,多费口舌不说,倘若碰到一个蛮不讲理的主儿,他还有可能胡搅蛮缠、大讲歪理。因此,一种极为可取的方法是,我们先不
-
谈西方人与中国人对生命意义的不同理解
-
作者:陶渝苏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意义 知识分子 基督教 两个世界 柏拉图 王阳明 现实主义 现实世界 世界观 王安石
-
描述:谈西方人与中国人对生命意义的不同理解
-
重新接上传统的慧命——说不尽的《牡丹亭》及其他
-
作者:宁宗一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传统 白先勇 解读
-
描述: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国际上获得了盛誉,于是很多评论都试图解读这种成功背后的含义。我的这篇不成熟的小文,就是为了参与这种解读活动而撰写的。
-
陈彭年嗜书如命
-
作者:吕鸿群 张新华 来源:小雪花(小学生成长指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 再点火 二二三 二二六 八仙 冬藏
-
描述:陈彭年嗜书如命
-
孔子的“天命观”与“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解读
-
作者:姚小鸥 孟祥笑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天命观 周礼 《郭店楚简》
-
描述:"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出自《论语·子罕》篇。正确理解这句话,须从孔子的"天命观"入手进行研究。根据《论语》提供的资料,结合《礼记》等《论语》以外的传世文献和《郭店楚简》等出土文献加以分析,"子罕"句应
-
刘命清对庄屈关系的特殊阐释:以“不得志而怨”为视角
-
作者:宋健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怨 庄子 屈原 遗民 刘命清
-
描述:明遗民刘命清《庄屈》一文指出,庄子与屈原皆因不得志而生怨情。虽然,刘氏所论不乏肤阔牵强,却揭示出庄、屈在思想感情上的相似之处。同时,从更深的层面看,庄屈并称的论题在明遗民中并不罕见,虽立论各有不同
-
伊儒语境下的身、性、心、命内涵试探
-
作者:马廷义 来源:伊斯兰文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伊斯兰教 穆斯林 气质之性 真主 陆九渊 语境 董仲舒 王阳明 中国儒家 灵魂
-
描述:人类,是物质和精神合而为一的产物,身、性、心、命则是对人的自身人性与精神、人与宇宙、人与天地万物,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命题。伊斯兰教和中国儒家都对此进行了深刻研究,并在各自不同的语境下,赋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