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词的政治抒情
作者:李世忠  来源: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政治  抒情 
描述:王安石词传情达意、吞吐心曲,不仅反映了作者忧怀国事、渴望君臣遇合的思想及其淡视政治穷达的操守,更深刻反映了他晚年遭罢相后的痛苦复杂的心境。
从黄鹤龄《不暇懒斋诗钞》看道咸年间台湾社会之状况
作者:刘荣平  来源: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龄  台湾  社会状况 
描述:谋的《海音诗》、《观海集》一样成为研究台湾道咸年间社会状况的重要资料。
台湾的佛教与政治
作者:魏德东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湾佛教  佛教界  台湾政治  中国佛教  佛教组织  台湾社会  日本佛教  日本曹洞宗  日本化  日据时期 
描述:一九一五年,日本在台湾殖民已有廿年之久,社会趋于安定。但就在这时,台南市西来庵的在家佛教徒发起反日暴动,结果一千九百五十七人被捕,八百六十六人被判处死刑(后来一部分改判无期徒刑)。史称“西来庵事件”。
政治”浅释
作者:李安全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  现代汉语  教学参考书  上轨道  周礼  注释  遂人  词语  安定  课本 
描述:《论积贮疏》一文中有“政治未毕通也”一句,课本注释为:“意思是,政治没有完全上轨道。”《教学参考书》译为:“政治没有完全安定下来。”这两种说法都把“政治”当作和现代汉语中的“政治”差不多的一个词语
台湾人物系列 辛意云:我在台湾讲《论语》
作者:何流  来源:中国报道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台湾  白先勇  人与人  牡丹亭  经典解读  钱穆  母亲  中国文化  人生 
描述:现在很多人都把《论语》等中国经典解读成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技巧,从中看到的也都是解决人生困难的技术。所有的理解都只停留在现实实用的人生里,有时还免不了过度通俗,括弧免不了庸俗。
台湾最先设立的行政机构始于何时
作者:黄志中  来源: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湾  郑芝龙  包乐史  荷兰东印度公司  荷兰人  行政机构  荷兰殖民者  汉人  澎湖  历史事实 
描述:”郑芝龙与荷兰人同年入台,郑原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雇员(翻译),他招募汉人入台就是执行公司的政策,所以,荷兰对台湾的开发是有过重大贡献的,等等。当时我们已明确表示,不能同意这些观点。但包乐史说,这是
《牡丹亭》中汤显祖的政治潜意识解读
作者:王东 李晓磊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  爱情  政治  政治  潜意识  潜意识  阿尼玛  阿尼玛 
描述:在《牡丹亭》的爱情内容表征下,体现着汤显祖的政治潜意识情怀。杜丽娘是汤显祖潜意识中的“阿尼玛”,她叹无良配的伤春感怀与汤显祖年华空掷的不遇感恨相一致,对封建贞节观念的悖逆反抗也与汤显祖对儒家忠君思想
愿君同此器,珍重到霜毛:论晏几道对政治的厌恶与疏离
作者:吴南瑛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晏几道  政治  政治  疏离  疏离 
描述:华屋山丘的亲身经历,政治上的尔虞我诈,使晏几道望仕途而息心,由厌恶而疏离,从而转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并将自己一生高洁独立的人格贯彻始终。
永嘉昆剧《张协状元》饮誉台湾
作者:晓耕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协状元》  昆剧  浙江永嘉  台湾  《牡丹亭》  《长生殿》  《看钱奴》  《窦娥冤》  现代剧场  剧团 
描述:永嘉昆剧《张协状元》饮誉台湾
台湾和日本的《沧浪诗话》研究概况述评
作者:曹东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沧浪诗话》  诗论史  研究概况  包扬  述评  台湾  包恢  日本  陆学  大陆 
描述:书在大陆不易见到,介绍如次: